|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古田:旅游回暖按下“加速键”

2020-05-12 10:57:09  作者:杨远帆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翠屏湖景  张良久 摄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古田县各景区落实错峰接待、加强人员健康、场所消杀等措施,大力开展文明引导、文明劝导,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的旅游新时尚,全县文化和旅游活动安全有序。经初步统计,5月1日至5月5日,全县纳入监测的景区(点)和乡村旅游景点接待游客约1.28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约614万元。

当前,古田县各大景区和在建项目都已经陆续复工复产,当地县委、县政府及旅游部门除指导各景区做好各项防疫措施外,还出台金融、旅游消费等多项措施,促进各大景区项目提速增效,推进旅游业市场逐步复苏。

擦亮金字招牌 

突出特色旅游

游玩古田,最不能错过的景区还要数当地的“金字招牌”临水宫和翠屏湖。游临水宫、翠屏湖,吃菌菇、有机鱼,尝古田炒面、新鲜竹笋……都是游客们最乐衷的项目。据悉,基于古田县全域旅游规划打造的“千年临水祈福圣地·健康古田养生福地”精品线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广受欢迎的线路。

坐落于古田县大桥镇的临水宫,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如今,临水宫独特的建筑艺术、精美的雕刻、彩绘装饰艺术以及沙画临水宫、印象临水宫等艺术展示形式,已让众多摄影、写生、考古、建筑等各门类爱好者趋之若鹜。

“千年临水”孕育出独属古田的地方特色文化,而有着“八闽第一人工湖”之称的美丽翠屏湖则见证了古田人民的献身精神,并孕育了独特的库区移民文化。1958年6月,国家在古田兴建我国第一座地下水电站——古田溪水电站。电站水库库区淹没了具有千年历史的古田旧县城及周边50多个村庄和4万多亩良田,搬迁逾4.4万名居民,形成了水域面积37.1平方公里,蓄水量6.41亿立方米的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湖——翠屏湖。

而今,沿湖人家的智慧勤劳创造了食用菌特色文化;湖畔的重点侨镇——大桥镇,不仅缔造了全球性的陈靖姑文化,还擦亮了“华侨之乡”名片;湖上的千年古刹极乐寺和溪山书画院承载了圆瑛法师的爱国情怀、佛学文化和朱熹诗文墨迹、理学文化等。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