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角度多形式 宁德市着力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养

2020-07-21 09:13:12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叶伏国

2020年来,宁德市科协积极整合科普教育资源,以“三进两活动”为载体,多角度多形式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系列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持续提升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

科普进校园进社区 激发孩子科学兴趣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科普进校园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举措。2020年,宁德市科协积极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持续提升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

今年以来,宁德市科协在蕉城第一实验小学、城南中心小学等设立校园科学工作室,把开展科普教育纳入科技课的范畴;在蕉城中学开展校园科技节,进行飞机模型、无人机及各项科普实验演示;举办应急救护知识科普培训活动,提升青少年应急救护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结合防控疫情工作开展送科普读本进校园活动,通过专业读本学到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兴趣。组织全市学生科技项目、科幻画作品等参加全国、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科技实践能力。

据了解,在今年开展的福建省第3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宁德市共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31项的好成绩,其中8个项目被省赛组委会推荐参加全国赛。

与此同时,宁德市积极组织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今年全市共选拔150名一线教师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影像节等科技辅导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科技辅导员业务水平,为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提升提供科技保障。

为打通科学知识普及的“最后一公里”,让青少年在家门口享受科普公共服务,今年以来,宁德市科协积极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培养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

2020年,宁德市科协共投入40万元,在城区古溪村、北山村、鹤峰社区、华建社区等建设科普画廊,增强社区科普传播能力,为未成年人“学科学”提供学习平台;投入约80万元,在城区郦景社区、华建社区、立业社区、古溪村等设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配备了EV3可编程机器人、航拍无人机、科普体验展品、虚拟互动体验、智慧手工拼装、航模制作等30多种器材设备,全部免费对外开放。

今年以来开展了“小小科学家梦想”、 “科学引领未来、智慧创造生活”等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接待未成年人约5600人次,深受社区家长孩子的欢迎。

多形式开展科普宣传 提升孩子科技意识

未成年人科普教育工作离不开科普阵地建设,科技馆和科普教育基地已成为推进青少年科普阵地建设的重要载体。记者了解到,宁德市科技馆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有望下半年建成免费对青少年开放。

市科协设立的宁德市科普活动中心拥有包含机器人、VR设备在内的各种科普教育器材、科学模型、球幕影院、电子科普资料等60余件展品和器械,科普活动中心每天安排讲解员为参观者进行科学讲解,青少年免费体验各种科普器材,今年已开展“小小科普讲解员培训”,“垃圾分类齐动手,绿色环保在心中”等各类主题活动10余场,让未成年人感受科学乐趣,体验科学魅力,探索科学原理。

为了让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今年宁德市科协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单位举办2020年宁德市全民科学素质竞赛,下发竞赛通知和方案,发动广大师生参与竞赛答题,营造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目前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我市参赛人次已经超过2万人次。

此外,宁德市科协还与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慈善总会联合,组建心理咨询师志愿者队伍,开设心理健康科普教育课程,搭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咨询平台,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有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宁德市科协)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