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讲好下党新故事 打造旅游新地标

2020-07-28 09:20:57  作者:郭晓红 龚键荣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青山巍峨,绿水缠绵,木拱廊桥横跨山水之间,黄墙灰瓦的古民居高低错落……盛夏时节的寿宁县下党乡,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川流不息的修竹溪诉说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这里,满足了游客们对美丽乡村的想象。

位于大山深处的下党乡,地处闽浙两省三县交界,是寿宁县最偏远的山乡,素有“闽东西伯利亚”之称,这里曾是宁德地区4个特困乡之一和福建省唯一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直到1988年建乡时农民年人均收入还不足200元。

“从来没有想过,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幸福茶馆里,茶馆主人王光朝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泡上一壶好茶,向他们讲述下党乡的风土人情和今昔变化……

73岁的王光朝是下党乡历史变迁的见证人。前些年,下党乡村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王光朝便决定开一家茶馆。他投资6万元改造了祖屋,政府给予一定补助,并送了部分字画和茶桌,取名“幸福茶馆”。茶馆开张后,王光朝和妻子吴光菊用传统手艺制作自家种植的茶叶,放在茶馆里销售,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

如今,幸福茶馆十分热闹,每日客流量多则四五十人,少则也有十多人,一年接待客人逾千人。王光朝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从上世纪60年代种地,到80年代卖茶叶和农产品,再到如今创办“幸福茶馆”,一步步从贫困走向幸福,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内心感到很知足。

王光朝的幸福生活是下党乡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缩影。近年来,下党乡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推动下,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精神,立足乡情实际,大力发展农旅融合,对下党村古民居和古木拱廊桥——鸾峰桥进行保护性修缮和开发,开创全国第一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模式,打造“下乡的味道”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展茶叶、脐橙、锥栗、毛竹等逾万亩。古老村落、生态旅游、红色故事,在此交相辉映。

农旅融合规模初显,红色旅游风生水起。下党大力开展红色生态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以承接省、市委党校培训学员入驻学习为契机,精心设计重走一段路、重温一段历史、上好一堂党课、举办一个仪式、夜谈一次心得的“五个一”学习活动,努力把下党乡建设成党的作风建设的展示基地、群众路线的教育基地、摆脱贫困的实践基地,不断提升下党红色旅游内涵,着力打响“清新福建、难忘下党”品牌。

每逢周末,一波又一波省内外游客走进下党,参观难忘下党主题馆,游览鸾峰桥,学习下党矢志不渝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

2019年,下党接待全国各级各地党组织、学员和游客达18万人次,催生了9家农家乐、18家民宿,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成为远近闻名的“学习小镇”。下党还先后被评为宁德市“十佳旅游路线”“十佳旅游特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千千万万乡村旅游品牌村”。(闽东日报记者 郭晓红 龚键荣)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