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古田县爱心公益联合会:与爱同行 小善大爱传递温暖

2021-02-05 22:10:00  作者:叶伏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2月5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在宁德市古田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扶贫帮困,服务他人;他们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他们点亮希望,温暖人心。大病病人的床榻前、偏远山区的课堂上、逢年过节时的敬老院……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他们是这个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暖阳。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古田县爱心公益联合会志愿者。他们中大部分志愿者都是普通群众,有的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的是自由职业者,还有退休职工。

过去十多年,这家民间公益组织以爱之名,行善之举,持续激发公益力量,温暖越来越多人群。

“暖冬”活动

关爱温暖不缺席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不仅来看我,还给我送来吃的和穿的。”连日来,宁德市古田县黄田镇118户困难家庭,陆续收到了古田县爱心公益联合会志愿者送来的棉被、食用油、大米等。

志愿者入村开展“暖冬”活动。受访者供图

自2011年起,古田爱心公益联合会每年都会组织开展“一年一乡镇送温暖献爱心暖冬大型公益活动”,志愿者们在城东街道、平湖镇、卓洋乡、凤都镇、泮洋乡、吉巷乡等地留下了公益足迹。

会长张敏青说:“‘一年一乡镇’是我们组织的年度规模最大的公益活动,我们每年都坚持开展这项活动,希望对贫困群众的关爱永不缺席。”

志愿者入村开展“暖冬”活动。受访者供图

连日来,100余名志愿者走进黄田镇9个村(居),慰问了118户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为了让他们过一个好年,志愿者们送来了米、粮、油、被子、手套等爱心物资和慰问金,还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卫生、换被子、贴春联、剪发等。

“这些年,我们走过很多村镇,帮扶过很多困难群众,收获了很多感人故事。”吉巷乡水北墩村是联合会帮扶的老对象,也是让张敏青印象最深刻的村落之一。村民张存花育有一对儿女,几年前丈夫在一次车祸中去世,生活的重担压的张存花喘不过气,日子过的也是有上顿没下顿。

2017年初,张敏青带着志愿者到其家中走访时,张存花还十分排斥。在志愿者一遍遍解释和开导之下,张存花渐渐敞开心扉。此后,连续3年,张敏青对这个家庭百般关注,除了日常慰问还时常组织他们一家外出旅游。目前,张存花重拾对生活的信心,现在日子也渐渐好起来了。

实地走访慰问贫困户,是古田县爱心公益联合会每个志愿者最日常的工作,这一件件看似普通简单的工作在张敏青眼里却有着不简单的意义。

“走访活动的工作非常细且杂,但为了核实每户困难家庭的真实情况,我们必须一一入户调查。大家说,不愿落下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因此二次走访也是常有的事。” 张敏青说。

每当志愿者走访回来,大家都会坐在一起,反复讨论帮扶活动中设置的小细节。张敏青举着例子,“担心受助老人们舍不得花钱,志愿者们将发给每户的300元慰问金换成20元的零钱;农村老人的牙口普遍不好,就优先选择线面、粉丝等易于咀嚼的食物;慰问过程中不给帮扶对象添麻烦,所有人员自备干粮……”

9年来,每当岁末年终,在古田县的许多村落,古田爱心公益联合会志愿者的身影温暖着帮扶对象的心灵,在他们的帮助下,每户困难户都获得了价值近1000元的爱心善款和物资。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