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古田钱厝:昔日贫困村变“网红村”

2021-02-23 15:09:46  作者:林珺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今年春节假日期间,宁德新晋“网红村”——古田县大桥镇钱厝村,每天都迎来上千名游客。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通过打造钱来山景区,在短短3年间旧貌换新颜,走出了一条旅游脱贫的新路子。

“旅游脱贫”新模式展开乡村振兴新画卷

钱来山,峰峦叠嶂、风光秀丽,与临水宫祖庙直线距离仅1.2公里,是传说中临水夫人上山采药的歇脚地。

钱来山景区里有两条用“钱”铺的路,一条是全国首座玻璃钱道,玻璃之下铺着铜钱;另一条是全长666米的“有钱路”,由上万块巨大的铜钱石刻铺成,连接着荷花梯田和樱花谷。

同时,景区里还有坐拥群山之心的飞瀑谷、盛产古田鲜果的谷里农场、有云海仙境之称的820山谷、一到春天就美成“粉红梦幻地”的樱花谷、被誉为“摄影界网红”的荷花梯田、爱情锁圣地长情台、高颜值的儿童乐园……

据了解,为了让“旅游脱贫”可持续发展,钱来山景区采用的是品牌景区“托管”模式,引进专业营销团队对钱来山风景区进行经营,对旅游景区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高景区的营运效益。

通过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新建售票处、检票口、广场、3.8公里环山步道、3.5公里赏樱栈道、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及配套文化主题景观、儿童乐园、户外露营基地等服务设施,钱来山风景区内的旅游产品业态都有了质的提升,可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

依托着“临水福地”的区位优势,钱来山景区融合农耕体验、非遗文化传承等元素,形成以山水体验游及亲子研学旅行为核心,集大生态、大文化、大配套、大品牌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

党建“三连心”工程

助推偏远贫困村脱贫

谁能想到,如今游人如织的“网红村”,数年前却是无人问津。据悉,钱来山景区所在的钱厝村,是革命老区村、重点侨村,因地理交通不便,村里盛产的芙蓉李、银耳、油柰等农作物无法运出,企业也不愿入驻,乡贤有心返乡投资却无从下手,年轻人大多背井离乡外出谋生,人才流失严重,使得这个美丽的村庄成为了省级贫困村。

钱厝村的转变发生在2017年。当年12月,省农业农村厅派驻钱厝村任职党支部第一书记的林文华在走访了解后,发现村子虽然贫困,但“底子”不差。这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集原汁原味的古村、雄瀑、碧潭、奇石、原始次森林等于一体的高山峡谷;广阔的土地资源和大量闲置的古民居;充足的日照时间;有众多的在外企业家。

2018年春节期间,村两委召集全村老少和返乡过年的村民,举办了一场钱厝村最大范围的座谈会,专门就脱贫致富问题,让大家畅叙思路,集思广益……就在这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会上,“旅游脱贫”的种子在钱厝村生根发芽。

在“党建+”乡村的引领下,一个原本正在消失的偏远村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整村实现脱贫,展开了美满幸福生活的新画卷。(闽东日报记者 林珺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