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宁德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到此一游”变成“到此落户”

屏南着力做好全域旅游文章

nd.fjsen.com  2021-06-11 15:12:34 甘叶斌 来源:闽东日报  我来说两句

如何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屏南在全域旅游上做足文章。从风景游到文化游,从“到此一游”变成“到此落户”,屏南坚持文旅立县,围绕“打造全国一流乡村文旅康养基地”目标,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将文旅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形成旅游骨干企业“顶天”、富农增收项目“立地”的产业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初夏时节,走进屏南白水洋-鸳鸯溪景区,水上广场波光粼粼、鸳鸯溪沿岸山高林密。据屏南县文旅局局长黄良框介绍,屏南旅游旺季即将来临,景区正对宾馆、游客中心、观景台等进行修缮,并加装智能监控。

宽阔的旅游公路、干净的景区公厕、智能化的全方位监控……一个个项目改造升级,不断提升白水洋-鸳鸯溪景区的“颜值”与“气质”,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同时,白水洋-鸳鸯溪景区按照5A级景区验收标准进行改造,配套筹建了面积25308平方米的智慧停车场,届时,将有800个停车位。

为方便游客在景区游览观光,屏南县将投资1200余万元用于景区供水供电设施改造提升和建设直饮水设施等。景区整体供水供电系统将按规范设计标准进行改造,其中包括水源、管道、净化系统、线路和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及其他附属设施等。

“白水洋-鸳鸯溪景区辐射带动屏南全县乡村旅游,进而实现淡旺季节景点互补,构建核心景区与周边特色乡村游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格局。”黄良框说。

在屏城乡前汾溪村,一所集“艺术教育+研学旅行+写生创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这是屏南县政府与中国美院、屏南千乘文创企业三方共同创办的中国美术学院(前汾溪)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

“目前,基地共建成五个功能区,已接待省内外50多批近2万人次校外教学实践活动,有效激活乡村文化旅游活力。”基地负责人吴鸿珍说。

从屏南县城出发,驱车行驶20多分钟,来到山水田园般的厦地村,水田中央设有先锋厦地水田书店,不时有游客到此打卡。

“借助先锋书店平台,融入屏南当地特色元素的日历、书签等文创产品也可在此售卖。”屏城乡党委组织委员韦丽云说,曾经仅剩10余户的厦地村逐渐聚起人气。

在县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带动下,熙岭乡龙潭村开始实施文创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计划,60余栋古宅被翻修。一座座古宅获得新生,化为书店、咖啡屋、酒吧、音乐厅、美术馆等,不仅吸引许多外来艺术家、文创人员来此居住,也吸引众多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沉寂许久的古村落迎来勃勃生机。

“乡里多措并举提升乡村文创品牌,鼓励发展不同形态和特质的创意村落,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带与旅游精品线路,融入全县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熙岭乡乡长杨林说。

“屏南坐拥丰富旅游资源,这为发展‘旅游+’提供了极好基础。”白水洋鸳鸯溪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书记郑常文说,“白水洋景区可以结合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打造‘旅游+体育’,鸳鸯溪景区则可在情侣胜地上多做文章。”

近年来,屏南县全面推进旅游与工业、文化、体育、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一大批“旅游+”新业态风生水起。

在代溪镇北墘村,天然好水酿出品质黄酒。走进惠泽龙闽派黄酒博览园,游客既能了解黄酒历史,又能亲近黄酒酿造技艺,还能品评鉴赏黄酒……依托黄酒业优势,屏南正积极打造“旅游+工业”产业链发展模式。

每到晚熟葡萄收获季节,岭下乡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里的百亩高山晚熟葡萄园都会迎来一批批游客。凭借高山花卉、蔬菜、茶果等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屏南鼓励发展采摘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不断推进农村园区景区化,全力打造“旅游+农业”新形态。

双溪、厦地、龙潭等古村,“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电影家”公益教学培训活动在乡间如火如荼开展……以文化为切口,促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持续打响屏南文化旅游新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快文旅融合,去年11月5日,屏南新时代乡村影视文化产业园开园。日前,网剧《老少爷们》在此杀青,《相约龙潭》《蓝天空》等6部院线电影也选择在屏南勘景。“屏南风光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是选景拍摄的好地方。”《老少爷们》制片人崔萌道出在屏南取景的原因。

“屏南因地制宜重点打造‘旅游+’和‘+旅游’,可以满足不同游客在旅途中的需求,助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形成‘核心景区带动,乡村景点崛起,全县旅游一盘棋’的旅游新格局。”屏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旅产业指挥部指挥长张德力说。(闽东日报 甘叶斌)

  • 责任编辑:王予捷     关键字:旅游,屏南,景区,游客,乡村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东南网新闻援助频道
宁德新闻官方微信点击或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