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宁德举办“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闽东非遗文化周活动

2021-06-14 22:42:19  作者:叶伏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6月14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通讯员 魏苏熙) 6月12日—13日,宁德市举办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闽东非遗文化周主题活动,全面展示宁德市非遗保护传承成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李在定 摄

启动仪式现场,福鼎姚氏提线木偶、寿宁北路戏、畲族原生态歌、闽东龙桩拳、金斗洋武术等非遗技艺展演轮番上演,非遗文创市集、非遗技艺现场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互动体验,感受浓厚的闽东非遗文化。

图为活动现场展示的剪纸。李在定 摄

活动期间还开设了线上直播平台,结合展演展示活动对非遗产品、传统工艺制作流程、非遗传承人故事进行直播宣传推广,并设立“非遗好物”购买产品专区,促进宁德非遗对外的影响力。

图为活动现场展示的蓑衣。李在定 摄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活动的举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宁德非遗,一起加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队伍中,以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李在定 摄

近年来,宁德市坚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持续不断地致力于宁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有效提升了宁德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图为畲族姑娘现场包粽子。李在定 摄

据统计,截至目前宁德共有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非遗名录。其中“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柘荣剪纸”与全国各地剪纸组合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2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18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不仅级别高,而且门类全,已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定的十大门类,位居福建省前列。

宁德还是我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至今拥有市级及以上畲族非遗代表性项目47个,有15个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2017年以来,宁德市相继出台了《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宁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