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宁德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唤醒“沉睡”土地 赋能乡村振兴

nd.fjsen.com  2021-08-21 09:05:00 叶陈芬 王志凌 来源:闽东日报  我来说两句

秋至四坪,稻花飘香。时下,正是南方水稻灌浆结实期,在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错落的水田里,熙岭乡人大主席叶罗贵看着自己长势良好的“一亩水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因“认领一亩田”活动重焕生机的南湾梯田。

去年,叶罗贵和熙岭乡其他5名干部,率先创新购米包地的方式,以每亩2500元的价格预付开垦与生产费用,在四坪村认领了6亩农田,取得良好社会影响。

今年4月,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种于民”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屏南县在去年熙岭乡开展购米包地的基础上,正式启动“粮食安全屏南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认领一亩田”活动,用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

按照实施方案,认领田块须为当年新种水稻田,重点支持抛荒地复垦及水旱轮作地块,并尽量安排集中连片耕作。参加活动的党员领导干部应承担种子、农资、用工等费用,约每亩2500元,挂钩干部还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服务指导,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所产粮食归认种者所有,且每亩应产出不少于400公斤干谷。

为了方便管理,认领的田块原则上统一安排在各自挂钩乡镇,由乡镇负责联系好田块、农户或者经营主体,进行管理。“比如今年我们在四坪村认领的30亩田,就是由乡贤创办的屏南爱故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生产过程的管理,包括基地水稻品种的计划与实施、用工的安排以及工资核算与发放等。”叶罗贵说,屏南县还出台措施,支持抛荒耕地复垦复种,对抛荒耕地复垦5亩及以上并种粮食作物的,县财政给予每亩200元补助;对种粮面积30亩及以上的种粮大户,在享受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种粮大户补助的基础上,县财政给予每亩200元叠加补助。

“认领一亩田”活动不仅得到屏南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响应,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吸引了来自上海、江西、广东、福州、厦门等地市民积极参与。在5月11日开展的首届四坪插秧节活动中,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到场认领了一亩水田。他认为,粮食安全不可能只依靠农民,更得靠很多市民用参与式的行动共同来保障。截至目前,屏南县共有281名党员领导干部和5个工会组织认领水田316亩,另有社会认领近120亩,所有认领水田均完成了认领款交付、认领证书发放与插秧工作。

山区“沉睡”的土地被唤醒,让村民们不再望“田”兴叹,更激发出乡村发展新活力。

走进位于屏城乡的南湾村,只见百亩梯田似排排绿浪从天而泻;田边,泥墙黑瓦的房屋依山而建,保存完好的原始村貌尽收眼底。

“因为这百亩梯田,我们村彻底大变样了!”南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道兴说,南湾村海拔近1000米,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拥有千亩梯田资源。然而,前些年,古村邂逅“外出大潮”,原本800多人的南湾村仅剩三四十人留守,一座座老宅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村里的千亩梯田也尽数荒芜,村子几乎“停滞发展”。

转机出现在去年,返乡创业大学生邱桂敏从厦门回到家乡创办屏南县一糯千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南湾村流转200多亩抛荒梯田,带动社员种植水稻,用来熬制麦芽糖,酿制农家黄酒。

“因为刚开始做农业,所以去年200亩土地只复垦了50亩,试种了一些水稻和玉米等农作物。”邱桂敏介绍,今年借着“认领一亩田”活动的东风,她流转的200亩田地终于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

“南湾村梯田总共被认领67亩,其中57亩认领者为党员领导干部,10亩为社会认领。”邱桂敏说,她今年共复垦了100多亩水田,种植红米、紫糯米等多种水稻,以及玉米、西瓜、向日葵等农作物。

以重焕生机的梯田为起点,南湾村迈上了乡村振兴“快车道”,策划开展“南湾村首届农耕文化节”文化创意活动、打造摄影基地、改善村容村貌、修缮古民居、吸引新村民入驻……曾经没落的村庄正逐渐“苏醒”。

不仅南湾村,如今,熙岭乡四坪村稻田研学体验农旅观光、寿山乡白凌村稻田民宿等新业态也相继投入运作,极大丰富了“认领一亩田”活动的内涵。下一步,屏南县将围绕其他集中连片开发的水稻种植示范区,因地制宜培育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形成更多乡村产业新增长点。(闽东日报记者 叶陈芬 王志凌 通讯员 甘叶斌 文/图)

  • 责任编辑:王予捷     关键字:认领,梯田,水稻,屏南县,活动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东南网新闻援助频道
宁德新闻官方微信点击或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