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北墘老酒“酿”出幸福新生活

2022-01-20 09:11:28  作者:叶陈芬 黄璐 甘叶斌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隆冬时节,位于深山里的屏南县代溪镇北墘村寒风刺骨,但是溪边的一座酒厂里,工人们却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正在为新鲜出炉的一批黄酒打包,准备发往江苏南京等地。

“现在年关将至,黄酒也到了生产销售旺季,我们要在这几天把销往南京的1万多瓶黄酒生产出来,确保年前发走。”福建北墘酒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善跳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高林密、清泉醇洌的北墘,有着制曲酿酒的优良条件,被誉为“红曲黄酒之乡”。这里家家酿酒,户户有酒窖,少则数坛,多则上百坛。数百年来,代代相承,最终铸就了北墘深厚的酒文化。

溪北墘黄酒文化周活动(资料图)

“我们的黄酒酒体澄澈,酒香浓厚,要经过浸米、蒸饭、摊凉、落缸、发酵、压榨、煴酒、封坛、窖藏等工艺流程才能制作而成。”吴善跳说,北墘村酿酒手艺都是祖辈传下来的,运用古法手工酿制的黄酒,因使用谷皮煴酒,酒中有股稻谷的清香。

靠着这酿酒的手艺,北墘村家家户户过上了富足的日子。“以前酿酒只能养家糊口,现在酿酒成了致富的源泉,北墘老酒成了我们村的名片。来这里别的没有,酒管够!”75岁的村民吴善基和妻子酿了一辈子黄酒,如今又把在外工作的儿子吴孝彭召回家乡,传承工艺。一家人凭借着酿酒的手艺,一年收入稳定在二三十万元。

“过去,北墘老酒虽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年产量1000多吨,但大多是家庭作坊,没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只能摆在家门口卖,销售渠道狭窄。”代溪镇人大主席苏晓辉介绍。

拳头总比指头强,只有充分发挥协同性,才能发挥产区的最大价值。为此,北墘村在原有酒企和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引进福建北墘酒业有限公司,申请“柏墘”黄酒商标,对村民自家产的北墘黄酒进行品牌包装、推广。目前,已承接到全国各地以及美的等大型企业的订单,有效推进北墘村黄酒产业蓬勃发展。

北墘村雨廊一角(资料图)

同时,北墘村还成立了北墘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酒”为媒,打造乡村旅游新品牌。以旅游集散中心、黄酒展示馆、戏院等公共场所为核心,对北墘村的文化旅游资源、传统产业资源进行整体统筹策划、开发及市场运营。村内的古民居、祠堂、酒坊、酒窖旧址,街头巷尾、农家院落随处可见的酒缸、酒坛等酿酒器具,都得到了积极保护。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进一步打响北墘黄酒的知名度,北墘村先后与福建阳光学院、江夏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等院校合作,深入挖掘北墘村历史、黄酒等特色文化资源,强化特色文创产品研发。2016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黄酒文化旅游节,希望向全省、全国人民推介文旅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

去年,北墘村共接待游客近3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6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近3万元,成为屏南县全域旅游的新生力量和乡村旅游的打卡地。 (闽东日报记者 叶陈芬 黄璐 通讯员 甘叶斌)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