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守护生态底色 打造农旅融合美丽乡村

2022-05-20 15:04:11  作者:吴苏梅 吴瑕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初夏时节,走进寿宁县坑底乡芎坑村,只见一座座大鱼池清可见底,池中一群群虹鳟鱼在畅游。鱼池尽头,工人正忙碌着铺设彩虹路。

芎坑村位于闽浙交界处,村庄依山傍水,四面青山环绕,周边山上竹木茂密,村中各处散落着一座座黄墙黑瓦的古老民居,小桥流水旁瓜果飘香,宛如一幅世外桃源画卷。尤为难得的是经过村人百年来的守护,村中保存着一片3000多亩的次生原始森林,林中生物品种多样,环境优美而奇特。

近年来,芎坑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通过党建引领,能人带动,打造“四大产业、五大基地”,推进文旅、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力求走出一条具有芎坑特色的生态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18年初,村两委依托优异的生态环境和冷凉型气候,引进返乡大学生朱桂勇到村里投资办厂,养殖收益高的虹鳟、金鳟等鱼类。经过几年发展,冷水鱼场从15亩扩大到30余亩,可年产20多吨名贵商品鱼,产值120余万元。芎坑村成为闽东唯一的高山特色冷水鱼养殖场。

为了让产业效益惠及更多村民,依托朱桂勇的技术优势和销路,乡、村两级与企业共同谋划,将冷水鱼产业打造成规模产业。芎坑村两委投入资金修缮废旧水坝,建起6个鱼塘与朱桂勇合作养鱼,准备打造高山冷水鱼垂钓中心,吸引游客休闲观光体验。垂钓区建成后,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钓鱼、吃鱼,还可以烧烤、篝火,体验原始森林穿越等,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益4万元。目前,鱼塘已全部修缮完成,其中一个已投放了鱼苗,烧烤场一个月后可投入使用。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芎坑村紧抓振兴机遇,以“悠境芎坑,研学之谷”为目标,先后投入800多万元,完成污水管网、村庄立面提升、村道改善、路面硬化、梦龙步道、绿化提升等工程建设,村庄焕然一新,被列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特色旅游乡村。

不仅如此,该村还以党建服务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党建引领,建起了古茶树基地、白鹇摄影基地等特色旅游景点,完成芎坑水坝头、原始次森林景区建设,做好芎坑森林公园游客服务与管理中心改造工程。并对大鲵保护文化、白鹇摄影文化、农耕体验文化、红色文化景点进行提升改造。

“自从村庄大变样后,芎坑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驻足,有效带动了乡村休闲游及相关产业发展。”芎坑村党支部书记吴芳玉说道,“下一步,村里准备建设1100米村步行道和2.8公里紫藤大道,恢复水磨坊旧貌,力争将芎坑建成宜居、宜玩、宜养的美丽乡村。”(闽东日报 吴苏梅 吴瑕)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