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福鼎频道 > 正文

十年沉淀 淬出茶香飘万里

2023-01-11 10:50:00  作者:王绮蓼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1月11日讯(通讯员 王绮蓼)福鼎的种茶产茶条件得天独厚,抹去历史的尘埃,也能够看见福鼎茶产业的辉煌一角。然而,如今炙手可热的福鼎白茶,在很多年之前却是默默无闻,低价、薄利的茶叶根本无法有效带动茶农致富。直到2007年,福鼎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推动茶企参加全国各地展会,不遗余力推广白茶,自此,福鼎白茶这一品牌声名鹊起,不仅迅速打入了消费市场,更是使得一批又一批青年看见了希望,回到家乡,共同开拓福鼎白茶的海内外市场。

如果说15年前的福鼎茶产业是“新茶”,那么最近的这十年,无疑就是福鼎茶产业“沉淀”茗香的十年。这十多年来,在福鼎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福鼎市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三茶”大文章,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式吹响了福鼎茶产业的振兴号角,让“福鼎白茶”香飘万里。

茶商阿铁可以说是福鼎茶产业这十年蝶变的见证者了。2012年前后,在外省打工多年的阿铁看见了福鼎白茶的发展前景,便选择从东北返乡从事茶行业。回到家乡的阿铁,将家中荒弃多年的老茶园悉心打理了一番,化腐朽为神奇,出产了一款“荒野白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几年时间,阿铁致了富,盖了房,娶了妻,现在已经是有着百来亩茶园的小老板了。

这十年间,和阿铁一样,依靠着茶产业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的人不胜枚举。在这十年里,福鼎市埋头振兴白茶产业,在白茶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下了“大功夫”。2021年,茶产业有效带动38万涉茶人员增收致富,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全市茶农人均每亩茶园收入从曾经的不足1000元增长到2021年的1.5万元。

现如今,一片小小的茶叶,已成为这片沃土上农民们的“金叶子”,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绿色产业,成为福鼎市促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据了解,2022年,福鼎白茶以52.22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获“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第五位,并被授予“最具品牌带动力”的品牌。这是福鼎白茶连续13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后,创下的又一品牌价值新高。

从鲜为人知的小众茶叶,到名扬海内外,这十年里,福鼎白茶到底做对了什么?

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给出答案:

一是夯实茶产业基础,做好绿色发展文章。全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白茶)产业园,全面推进基地化生态茶园建设,强化政策激励做好保障服务,加强巡查力度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强化专业培训提升职业技能。二是创新茶科技引领,做好产业服务支撑。全面推进信息化溯源体系,积极开展茶业数字化建设,大力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三是突出茶文化赋能,提升公用品牌影响力。连续成功举办十一届开茶节,创新品牌推介宣传,加强茶文化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推动‘白茶+’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十年来,福鼎市茶产业工作围绕“三茶”统筹发展,促进“三产”融合,持续推进基地化生态茶园和信息化可追溯体系建设,推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促进全产业链条提质增效,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市茶园可采摘面积约30.5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3.4万吨,其中白茶产量2.65万吨;全市茶产业综合总产值137.26亿元,比增14.8%;全市茶企纳税达1.29亿元,比增148%。

并且在这十年内——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鼎被授予“世界白茶发源地”“世界白茶文化产业科技中心”称号。

福鼎市还获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并获得“2020年度中国茶业百强县”“‘十三五’全国茶业发展十强县”“2021年度科技兴茶富民典型县域”“2021年度茶业百强县”“2021年度区域特色美丽茶乡”等称号,“福鼎白茶 茶乡之旅”入选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名单。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农产品电商百强县名单,福鼎市以白茶为代表入选第九。

由中华茶人联谊会组织的“百茶·百县·百人”公益推选活动,福鼎市荣获“百县”称号,福鼎白茶荣获“百茶”称号,陈兴华荣获“百人”称号。

磻溪镇获评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入选第七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和宁德市政府质量奖,实现福鼎市省政府质量奖“零”的突破,这也是全省七届质量奖以来唯一的获奖茶企。

…………

这十年,福鼎茶产业硕果累累。

“接下来,我们将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围绕福鼎市优势农业(福鼎白茶)提效专项行动,推动落实全市‘十四五’茶产业发展规划及‘世界白茶中心’远景目标,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白茶)产业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补齐短板、健全机制、创新模式,着力构建‘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茶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带动力,促进乡村振兴。按照市委‘三抓两创一目标’落实机制要求,紧扣今年既定的目标任务,力争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15%的增长。”蔡梅生说道。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