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古田:菇棚顶上“种太阳” 照亮乡村振兴路

2023-02-27 10:44:44  作者:杨远帆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2月24日,古田县“食用菌菇棚光伏+”项目鹤塘镇南阳地块正式并网发电。“菇棚光伏+”基地内,太阳能光伏板整齐排列,组成一个巨大蓝色“保护伞”,“伞”下是一排排全新的香菇大棚。这种板上发电、板下种植食用菌的“菇光互补”项目,正成为越来越多古田群众致富的“法宝”。

古田县是中国食用菌之都,也是全国最大食用菌商品化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县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锚定“绿色古田”发展目标,用好用活政策资源,创新探索菇棚“光伏+”模式,通过“菇光互补”的形式提高种植效益、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增园区综合效能,探索出古田食用菌产业“县域工厂化+生态种植+绿色能源”的发展新模式,成为当地推动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和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举措。

此次全新并网发电的光伏项目位于鹤塘镇南阳村,香菇种植是该村传统产业,以往村民为了节省成本,搭建使用传统木质菇棚,存在安全隐患。去年底,古田能投公司与中国电建福建院合作在南阳村建设总占地面积30216平方米、光伏装机容量约1.954MWp的“食用菌菇棚光伏+现代化农业提升项目”。“这里预计每年可种植香菇41万棒,年发电收益约80万元,这种‘上光下农’的模式,将引领现代化农业。”项目建设方负责人表示。

不仅在南阳村,古田全县食用菌“菇棚光伏+项目”,涉及4个乡镇9个地块,占地462亩,项目总装机30.75MWp,总投资约3.7亿元,打造各类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菇棚近1000间,并配套建设保鲜冷藏库、烘干场等基础设施,预计可年种植香菇530万筒、银耳242万筒、猴头菇或其他菌类50万筒,光伏年发电量3000万KWh,减少碳排放26426.46吨/年。目前,杉洋示范地块、大桥地块、鹤塘南阳地块、吉巷前垅地块等先后成功并网发电并可入驻种菇,其他地块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今年种菇节点前均能交付使用。(闽东日报 杨远帆)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