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宁德屏南: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机制 助力乡村振兴

2023-05-24 10:00:07  作者:潘月容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5月23日讯(本网记者 潘月容)一场雨过后,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愈发清丽脱俗,悠悠古村,溪水潺潺,充满活力的音乐声从集市上传来,静谧的村庄,有了属于她的热闹。民宿、咖啡馆、音乐厅、美术馆……一栋栋依山傍水的古厝带着喷薄而出的生命力,活力四射的“新村民”和老村民一起构建了现如今的龙潭村,更具魅力。

漈下古村。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龙潭村绘画艺术展。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近日,全省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创新推进会在屏南召开,记者走进屏南乡村,探寻古村“复活”背后的振兴故事。

屏南有句俗语,“屏南屏南,又贫又难”。处于鹫峰山脉褶皱里的屏南,群峰耸峙,山谷盆地纵横交错。大山的阻隔,让世代屏南人对外面的世界望而却步,“又贫又难”曾经是其代名词,如何破局,屏南决定“试一试”。

“人才”留下来 山村“活”起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因大山的阻隔,被较好保护下来的古村如何吸引人气?如何发挥新作用?屏南也做了许多尝试。

2015年初的一天,林正碌来到屏南县委宣传部,提出要在漈下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免费教农民画油画开始,慢慢复兴古村。时隔多年,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屏南作为乡村造梦首发地时,林正碌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屏南给了我尝试的机会。”来屏南之前,他已经跑了全国20多个偏远乡村,在屏南,他第一次得到“试一试”的答复。

后来,林正碌留下来创办了“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油画艺术教学,培养了一批文创画家,并吸引了来自重庆、江西、浙江等地的“新村民”在村里安家。原本几近“空心”的古村逐渐热闹了起来。

在“试一试”的过程中,屏南发现通过“高人”带动农村发展的模式是可行的。因此,先后又引进了文创人才20多人,并组建了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通过特聘专家、开展“乡村访问学者计划”等方式,引进国内知名专家学者50多人,为乡村定方向、谋发展。同时,率先在全省为“新村民”颁发《居住证》,让“新村民”享受同等教育、医疗、金融贷款等权利,有效增强外来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此外,屏南县改变传统引才用才模式,探索实践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制度,打破部门、行业、体制等壁垒,突破地域、身份、专业等界限,在精准分析乡村发展需求及人才队伍现状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各界发布招募令,精选特聘了一批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高校教师、文创艺术家、电商主播、返乡能人、农村致富能手等各领域60余名特聘指导员,正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挥洒着他们的聪明才智

古村利用起来 山村振兴起来

把从几近“空心”的山间古村打造成人人向往的文艺栖息地,古村“复活”屏南做到了。

据了解,屏南现存较为完整的村落100多个,占全县村落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有25个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龙潭村错落有序的古厝。东南网记者 潘月容 摄

古村“复活”,房屋修缮是第一步。农村房屋共有人多、产权复杂,仅靠个人流转,容易出现哄抬租金、权益纠纷等无序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由村委会作为老屋租赁中介,向祖居户流转承租老屋15年或20年,再按统一标准转租给“新村民”。老屋由“新村民”出资修缮、驻创艺术团队免费设计、村委会代为组织施工,将原本破旧的老屋活化为民宿、书屋、艺术工作室、社会实践基地等新经济业态。

“初来屏南,我本是抱着到这旅游的心态,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着苍翠的林海、诗意的古村落和谈笑的村民,不知为何竟萌生出了留下来的念头,而这一待就是五六年……”一位来自广州的姑娘正含着笑意,娓娓道来自己与屏南结缘的故事,对这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她早已有了数不清的羁绊……

人来了,村活了。为了让人才留下来,推动“新老”村民融合共治。结合村级组织换届,为“新村民”增设副主任专岗和村民代表席位,鼓励引导“新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发挥“新村民”文化、理念等优势,带动“老村民”增产增收。

如今的屏南,大有名堂。屏南县委书记党帅表示,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有些问题无法单凭财力解决,需要我们坚持守正创新、久久为功。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