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屏南长桥:转型升级 小菌菇“长”成大产业

2023-11-23 11:35:52  作者:邱丽娟 叶伏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11月23日讯(本网记者 邱丽娟 叶伏国) 眼下,屏南县长桥镇半圳食用菌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里,一簇簇红托竹荪“破蛋而出”,密密麻麻的“竹荪蛋”铺满菌床,长势喜人。菇农们一早就抢抓时机采摘竹荪,基地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

红托竹荪破“蛋”而出。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红托竹荪肉质厚实,形态怡丽,清香袭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是名贵的食用菌山珍,被誉为“菌中皇后”,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红托竹荪长势喜人。东南网记者 邱丽娟 摄

今年5月,福建嘉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该基地,在15座大棚内种植了红托竹荪菌15万棒。公司技术总监何韵辉说,“红托竹荪种植时间短、效益高,因采用工厂化种植,所以不受气候影响。鲜耳一斤售价在70-80元,目前市场供不应求,预计年产值达720万元。”

菌花朵朵铺就致富路。在长桥,食用菌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全镇食用菌年产量2亿多袋、年产值8亿多元。因为种植食用菌,当地许多菇农脱了贫、致了富,建起了一栋栋小洋楼。

但好景不长,随着食用菌产业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出现了供求过剩、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的问题,发展遇到了瓶颈,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长桥镇党委书记陈娟说,要想实现预期的种植效益,实现规模化生产,改革生产方式,从“零散粗放”转变为“集约化、专业化”是极为必要的。

近两年来,长桥镇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菇棚及电路改造,打造长桥镇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统筹半圳、新乡、高溪村省级扶持资金建成了爱尔兰大棚27座,引进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和食用菌新品种,推广种植球盖菇、黑皮鸡枞、红托竹荪等食用菌新品种,实现村民、村财“双增收”。

目前,长桥镇半圳食用菌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一期已投入使用,采取“经合社+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已吸引两家龙头企业入驻,年种植食用菌约300万袋,产值约1400万元。

下一步,长桥镇将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突出全产业链开发,深度推进长桥食用菌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精细化发展,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