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 15:35:00 作者:陈曦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
东南网9月29日讯(通讯员 陈曦)当你走在夏夜的南北岸公园,你一定遇见过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肩灯闪烁、目光如炬,审慎得排查着风险隐患;当你走在东侨开发区的繁华商圈,你一定遇见过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警风严肃、步伐坚定,忠诚得守护着繁荣景象,他们就是东侨公安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东侨巡特警反恐大队立足自身岗位职责,通过积极探索新型勤务模式,不断磨砺剑锋、精进业务,切实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水平,有力提升社会面震慑力、处事率,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守护人民群众生活平安幸福。 巡逻守护有速度 夏季行动期间,大队积极摸排辖区治安状况,在辖区内开展全天候巡逻防控工作,并根据夏夜治安特点,持续强化夜间巡逻,着力加大晚18时后的巡逻力度,提高巡逻频次,延伸巡逻线路,织密织牢巡逻防控网络,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不断加强夜间管事力度,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有效维护夏夜社会治安秩序稳定良好。行动期间开展加密武装巡逻工作11天、常态化巡逻工作81天、三次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10天,出动巡逻警力2486人次、警车858辆次,检查可疑车辆34台次,盘查可疑人员50人次。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个时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名车主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说到。这一幕发生在8月29日凌晨时分,一辆白色小车行至十字路口时抛锚无法行驶,不仅影响路面车辆通行,且存在交通隐患,大队巡逻组恰好巡逻至此,上前了解情况后迅速将车辆推行至安全区域,并帮助车主联系救援车辆尽快脱困。 9月15日22时许,大队巡逻组巡逻途中发现路面上发生交通事故,一名群众骑车摔倒后头部受伤,车辆受损、物品散落一地,巡逻组立即联系120急救并上前帮助现场处置。待120急救到场后,协助医护人员将受伤群众送医救治,并将车辆及物品收拾好移至安全区域,迅速恢复路面交通畅通。 处警执法有温度 大队接处警工作开展中坚持以“群众事、无小事”为主导思想,践行人民警察“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从每起警情中感受群众的急难愁盼,切实从群众利益角度出发为群众解决“小事、急事、难事”,忠实履行好新时代公安使命职责,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安温情。 帮助迷路老人回家、将醉酒人员及时送医救治、调解家庭矛盾纠纷、帮助迷路儿童找到家长……从一起起夏季行动期间的多发、突出警情中,主动挖掘社情民意,查找群众亟需解决的问题,探索制定消除、化解办法,扎实提高接处警工作效能,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 夏季行动期间大队共接警1255起,现场调解纠纷类警情232起,处置求助警情327起,救助醉酒人员30人,寻回迷路人员36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人。 服务群众有力度 东侨分局兰亭警务站的前身“移动警务室”,那是一台老旧的小巴警车,本就不大的空间里,往往需要容纳两组执勤警力,车辆紧凑的空间束缚住警务工作开展的空间,车窗也仿佛隔开了和群众的距离。而现在的兰亭警务站警务配置更完善,服务群众更直接,矗立的110标识指引遇到困难的群众来寻求帮助,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我听见有人晕倒了,就想着先赶紧将人抬到警务站”,兰亭警务站执勤辅警兰庭水如是说。9月2日15时许,联信财富广场前一名群众突发癫痫晕厥,执勤辅警兰庭水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与现场巡防队员将群众抬到警务站并拨打急救电话,所幸处置及时得当,该群众很快脱离危险。 自兰亭警务站启用以来,这样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有遗失物品的群众、有迷路寻求帮助的老者、有需要帮助调解的纠纷事件……群众遇到困难总会第一时间来寻求帮助,警务站执勤民辅警快速反应,尽心尽力为求助的群众提供帮助、解决困难,警务站俨然成为了群众心中的“爱心站”、“求助站”。夏季行动开展至今,兰亭警务站执勤民辅警处置各类求助事件30余起,顺利归还群众遗失物品20余件。 巡防空间多维度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治安秩序愈发复杂,对新时代公安工作也提出更高要求和更严挑战,大队积极响应“科技强警”号召,向科技要警力,通过列装警用无人机,在“车巡+步巡”基础上增加低空巡查模式,充分利用警用无人机高机动、广视野的特点,让巡查工作更动态、巡防空间更立体,极大提高巡逻防控工作效率。 9月16日晚,一场“中秋节”主题活动在联信财富广场举办,活动吸引大量市民群众前来参加观看活动演出。兰亭警务站执勤组依托立体巡查体系,运用警用无人机配合地面巡逻警力对活动现场及周边路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巡查,确保做到时刻掌握街面动态,及时发现风险隐患,精准联动地面警力,切实保障活动顺利进行,为人民群众欢度团圆佳节保驾护航。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夏季行动虽接近尾声,但东侨巡特警反恐大队将不忘誓言,始终冲锋在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继续用实际行动捍卫光荣使命,为辖区群众努力创造美好幸福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