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霞浦:3000亩海蛏迎丰收 生态混养助增收

2025-05-27 16:25:22  作者:叶伏国 陈伟滨 张羽 卓良永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5月27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通讯员 陈伟滨 张羽 卓良永) 连日来,在宁德市霞浦县盐田畲族乡浒屿村的滩涂上,3000余亩经虾塘改造的生态蛏田迎来丰收季,蛏农们头戴斗笠、身穿防水服,在蛏田上来回穿梭。

盐田畲族乡地处杯溪入海口,这里咸淡水交融,盐度适中,养殖出的海蛏肉质饱满、清甜可口。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蛏田被人工巧妙地划分成网格状,每一块“田”都呈规整的长方形,从空中俯瞰,犹如棋盘一般整齐排列。

蛏农们在滩涂间采收海蛏。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近年来,当地养殖户通过“虾塘改造+混养模式”,将传统蛏田升级为网格化生态田,不仅便于进排水,减小潮汐对作业时间的影响,还能实现与青蟹、九节虾等品种协同共生,实现增产增收。

蛏农们在滩涂间采收海蛏。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在采收现场,蛏农们头戴斗笠、手持特制工具,凭借多年经验,通过观察海蛏在淤泥上留下的呼吸孔,徒手快速插入泥层,再趁蛏子尚未完全退缩时迅速拔出,一手挖蛏、一手收蛏,不一会儿便装满一盆。采收后的蛏子经分拣、淘洗、冷链运输,24小时内即可抵达福州、温州等地的海鲜市场。

分拣清洗后的海蛏即将运往市场。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据浒屿村党支部书记王奶连介绍,当地村集体通过与专业养殖合作社合作,不仅以租金形式获得稳定收益,还持有一定股份享受分红,村民则可以通过参与采收,实现家门口就业。

养殖户吴康生算了一笔账:“按每天7小时劳作计算,熟练工日收入可达245元,夫妻搭档最高可突破500元。”这种“家门口就业”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据介绍,浒屿村目前有3000亩生态蛏田,每亩蛏田年产量约500斤,按当前市场价20元/斤计算,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村集体通过租金、分红及劳务管理实现综合收益超50万元。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