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福鼎周山村:“红绿”交融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7-14 11:16:31  作者:陈容 王婷婷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山野茶咖”

盛夏,走进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周山村,青山依依,绿水悠悠,古朴清幽,鼎平革命陈列馆、四落里、红军百步道述说着厚重的红色故事,迎来一批批“红色研学”队伍,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历史温度、传承红色精神。

作为中共鼎平县委诞生地、鼎平革命发祥地、闽东和浙南重要革命根据地,周山村这片红土地曾见证革命烈火的熊熊燃烧。如今,这份红色基因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以红为底,传承文化。周山村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推进鼎平革命陈列馆、纪念碑亭升级改造,修缮周建生故居,修复上东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精心打造红军百步道与红色文化公园。一处处红色遗存在守护中焕发新生,一段段革命故事在传颂中熠熠生辉,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以绿为韵,激活潜力。漫山茶树青翠欲滴,是周山人致富的“绿色银行”。依托佳阳“中国贡眉之乡”品牌,村里引导群众科学种茶,与省级龙头企业恒春源茶业合作,以“公司+基地+群众”模式推广标准化有机种植,走出一条差异化白茶发展路。而牡丹则是周山的另一张“特色名片”,数千株、数十种的洛阳红、黄花葵、葛巾紫等牡丹品种相映成趣,形成“牡丹文化”与红色文化交融的独特景观。每年春末夏初,繁花绽放时,市内外、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人气。

“红绿”交织间,革命老区村焕发新生机。周山村以红色文化为根脉,以绿色生态为底色,持续推动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深度融合,积极传承多元文化、建强红色堡垒,全力打造红色研学基地与“南国牡丹之乡”,让文化繁荣、组织振兴、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同频共振。同时,精心筹划,有序推动实施路灯、停车场、通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休闲茶室、休闲漫道、游客服务中心等文旅设施配套建设,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如今的周山村,已是闽东和浙南重要的红色文化参访地,并被列入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年接待游客数万人次。发展的活力不仅引来了游客,更吸引了青年创业者。

今年“五一”期间,来自福鼎的一对夫妻看中了周山村的发展前景,便租下村口闲置房屋,结合当地特色精心打造了一间“山野茶咖”,醇厚咖啡香、氤氲茶香在村庄流转,吸引游客驻足于此品尝着“新味道”,追忆“旧时光”。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丰富文旅项目,对接引入研学团队和创新人才,让文化内涵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持久的动力,也让红绿交融的乡村振兴画卷愈发绚丽多彩。”周山村党支部书记周义肖说。(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通讯员 王婷婷 文/图)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