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09:06:34 作者:陈容 卓永铭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传统工艺智能化 绿色发展探新路 智能电气烘干技术驱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升级 霞浦海上阡陌电气混合烘干项目。宁德新奥燃气供图 近日,记者在霞浦县长春镇洪江村的霞浦海上阡陌农业科技公司看到,电气混合烘干项目已投入使用。工人将刚收割的新鲜海带吊上传送带,随着机器运转,海带被整齐平稳地送入1.2公里长的隧道炉,开启了从鲜品到干货的“蜕变之旅”。 “电气烘干项目有效促进节本增效,自5月中旬投产以来,公司日产能从120吨提升至160吨,具备年产两万吨的生产能力,单吨能耗较之前下降约15%。”海上阡陌总工程师张明水介绍。 长期以来,我市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海带、紫菜、茶叶、食用菌等产品的烘干环节,面临高能耗、低质效和环保压力的挑战。以霞浦县为例,当地约70家海带、紫菜烘干厂长期依赖生物质颗粒燃料,能源利用粗放,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我市各行各业积极推动产业绿色变革。今年以来,宁德新奥燃气有限公司瞄准水产、茶叶、食用菌三大农产品加工产业,携手霞浦水产企业试点、推广智能电气烘干技术,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智能化电气烘干技术通过“多能互补”与“智能控制”,结合低温热泵技术的低能耗优势及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依托先进的数字化联控系统,对烘干全过程温度、湿度、时长进行精准调控,如同为传统工艺装上了“智慧大脑”,成功实现降能耗、提品质,有效解决烘干不足、不均匀等问题,提升产品优良率和一致性。 宁德新奥燃气通过优化系统设计等方式,尽量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投入门槛和后续运营问题。“以霞浦生鑫水产为例,改造后,企业综合能源成本降低,日产能却提升了30%,同时,也为上游种养殖户的原料打开稳定销路,实现惠企利农效应。”宁德新奥燃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7月,霞浦已有8家水产公司、11条产线计划进行智能电气烘干改造,预计10月中旬前投产。 基于霞浦水产烘干项目的成功经验,这一绿色智能模式正加速向茶叶和食用菌加工领域复制推广。寿宁东泰茶叶等2个项目、3条产线确定改造,并已进入节能率对比试验阶段,探索更优的茶叶加工工艺;古田县多家食用菌企业正进行烘干能耗测试及方案设计工作。 从霞浦水产领域的率先突破,到茶叶、食用菌领域的加速推广,智能电气烘干技术凭借降耗、提质、增效的优势破解中小企业难题,探索出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路,为宁德进一步落实“双碳”目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通讯员 卓永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