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0 12:27:29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
|
编者按 宁德市长期面临医疗卫生事业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弱的挑战,整体服务水平与福州、温州等周边发达地区差距显著,导致跨地市就医屡见不鲜,加剧了本地医疗资源闲置和患者救治延误。 尽管近年来通过人才引进、加大硬件设备投入等方式提升诊疗能力,但因区位劣势和患者信任缺失,基层医院难以留住高端人才,新技术落地受阻,患者仍倾向于外流省城就医,造成双重资源浪费。对此,宁德市创新推行“柔性引才”机制,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吸引国家级专家短期服务,激活本地医疗潜力,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市”的目标。 柔性引智破瓶颈介入技术惠民生 ——宁德市医院探索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新路径 今年5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德医院(即宁德市医院)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方式,迎来我国介入医学领军人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杨维竹教授加盟,出任介入血管科主任。此次“大咖入驻”将显著提升闽东地区介入诊疗水平:杨教授将带来“高精尖”介入技术,重点突破肿瘤介入、血管畸形等疑难病例治疗瓶颈,通过“传帮带”模式打造本土医疗人才梯队,为宁德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注入强劲动能。 “柔性引才”如何破解区域医疗困境?介入医学如何惠及民生?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特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德医院院长郑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任医师、福建省介入治疗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特邀专家杨维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德医院介入血管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建雄,共同剖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智慧引才模式,揭秘介入医学如何以“针尖上的艺术”破解肝硬化、肿瘤等疾病难题,让闽东百姓实现“大病不出市”的民生愿景。 问:宁德市医院为何选择“柔性引才”模式? 郑志:目前人才引进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全职引进,另一种是柔性引进。对于国内知名专家、省内顶级人才,我们全职引进有困难,没有区位优势。杨维竹教授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介入血管科主任医师、教授,是前任科主任,也是福建省医学会介入血管分会主任委员。杨教授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手术能力,特别是有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说是我们福建省介入血管界执牛耳的人物。协和医院需要他,我们理解;但我们更需要他。对于这样的顶尖人才,尽管我们不能完全拥有,但可以部分拥有,甚至大部分拥有。因此,我们采取柔性引进并得到杨教授的同意。现在,杨教授每周至少两天甚至三天在我们宁德医院工作。杨教授加盟我院近两个月以来,他的心始终留在我们医院,远超过两到三天的实际工作时间。 问:杨教授如何理解柔性引才中提出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杨维竹:“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其实是近几年关于人才引进的新理念,就是强调人才引进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以前如果没有把这个人才引入到本单位来,就不能在当地正常发挥作用,只片面强调人才归属。再加上现在各个地方、各个单位发展都很迅速,大家对人才的需求量都很大,想完全把他调过来很难。现在只要不影响人才原单位正常工作的开展,这个人才就能被“柔性”引进到另一单位,他能灵活地充分利用各种时间来帮助这个新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完全打破了单位属性的壁垒。 基层单位要想很快地把技术水平提高,没有人才是做不到的。所以现在所说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强调人才使用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能迅速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问:宁德医院希望如何通过杨教授团队提升专科能力? 郑志: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要从外部及内部(或者外因和内因)两个维度来讲。外部就是从医院层面说,医院要提供必要的、足够的人、财、物及制度保障,从而有利于杨教授顺利开展学科建设及专科能力提升。在医院职数紧张的情况下,我们给予学科足够的职数招人;我们配备充足的学科经费,以用于设备添置、人才引进;我们优先配备科研助理兼职PI,协助其开展科研工作;凡是涉及到介入血管科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的问题,我们随时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如此等等。内部来讲,就是杨教授团队自身如何提升专科能力,这是关键。为什么这样说呢?哲学上讲,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实际上,近两个月来,杨教授在介入血管科专科能力提升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问:杨教授觉得想要提高当地医疗水平,还有哪些事要做? 杨维竹:刚才郑院长提到人才引进、添置设备等,虽然有了开展新技术的条件,但还是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发展起来。为什么呢?往往很多时候,病人还是拼命往省城跑,实际上既浪费了资源,又使得患者到拥挤的地方治疗,拖延了最佳治疗时间,而我们当地医院却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状态,造成极大浪费。因此,我们再次呼吁本地区的患者能够充分信任我们,相信我们医院介入治疗的水平,特别是各种肿瘤性疾病、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水平。我们团队的到来,除了提供技术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想给当地患者带来信心。 问:刘教授您觉得介入治疗相比传统手术有哪些优势? 刘建雄:介入治疗首先具有微创性,通常仅需1-2毫米的皮肤穿刺点,无需传统手术的大切口,避免了对肌肉、神经等组织的切割和牵拉,显著减少术中创伤,体表几乎不留疤痕;其次,其疗效确切、精准度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适应症广,体弱高龄患者常伴有心肺功能不全,行全身麻醉风险大且传统手术创伤大,患者往往不能耐受,介入治疗大部分仅需局部麻醉,特别适合体弱高龄患者,对于血管闭塞和出血性疾病往往是最佳选择。 宁德地区高发的血管性疾病(如肝硬化和动脉硬化)可通过介入技术有效解决,该地区这两类血管性疾病发病率较高:肝硬化继发门静脉高压出血是非常危急的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往往危及生命,既往缺乏介入治疗时传统外科手术止血风险极大且死亡率极高,也可通过胃镜止血,但外科开刀及胃镜止血治标不治本,即使止血成功仍不能解决门静脉高压,后续仍会出血,而介入治疗在栓塞出血血管的同时,于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之间放置覆膜支架建立人工分流道,既止血又降低门静脉压力,彻底解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问题; 动脉硬化是累及全身性的疾病,包括颈动脉、脑动脉、下肢动脉硬化等,颈动脉或脑动脉硬化狭窄闭塞可引起脑缺血症状,严重者导致偏瘫(俗称中风),下肢动脉硬化则导致下肢缺血疼痛,严重者肢体坏死感染(最终需截肢甚至死亡),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支架置入(部分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可用斑块旋切或激光消融方法)开通狭窄闭塞的动脉,恢复肢体正常血流,缓解缺血症状,预防脑梗死或肢体缺血坏死。 问:用通俗语言解释TIPS术、载药微球栓塞等技术原理。 杨维竹:Tips手术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出现的并发症,比如说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等,是用介入微创的办法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建立一个通道,将压力高的门静脉血引入下腔静脉,起到降低门静脉压的作用,达到解决肝硬化导致的并发症的目的。 载药微球是针对恶性肿瘤的一种栓塞颗粒,它能携带化疗药物,对恶性肿瘤(特别是肝肿瘤)血供进行栓塞时能缓慢释放所携带的药物,起到化疗性栓塞的作用,治疗效果很好。 问:目前“1+6学科群”对患者有何实际益处? 郑志:“1+6”学科群建设是通过国家重点建设专科介入血管科的发展,不仅要将介入血管科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还将带动与之相关的6个学科(包括心内科、神经内外科、急危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共同发展。这些学科涉及心脑血管病及肿瘤两大类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 这两类疾病在我国死亡疾病中排名第一、第二位。提高这两大类疾病的诊疗水平一直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防治的重点。因此,“1+6”学科群的建设必将显著提升宁德市医院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快福建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步伐,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简而言之,通过“1+6”学科群建设,闽东地区及周边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高质量医疗服务,这既是患者的福音,也是我们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