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16:42:13 作者:陈澍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
东南网7月23日讯(本网记者 陈澍)弦声传雅意,指下起清澜。7月18日至20日,“山海弦歌·和韵东方”2025新加坡古琴大赛总决赛暨福建福鼎·新加坡古琴艺术交流汇在福鼎举行,活动吸引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古琴爱好者齐聚闽东,深度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同见证古琴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此次活动由福鼎市文体和旅游局、新加坡华乐总会、新加坡古琴协会、宁德市古琴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在活动启幕的名家音乐会上,十多位古琴名家轮番登台,带来了《春风》《离骚》《平沙落雁》《流水》等众多知名曲目,引得台下掌声阵阵。“太难得了,在福鼎能有幸听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演奏,这些老师的演奏,让我更加领略到古琴的魅力。”聆听音乐会后,市民潘女士说道。 此次交流活动集“赛、展、演、会”于一体,活动期间,除了古琴大赛外,还举办了专题讲座、古琴艺术展等一系列活动。“在移植曲目时,不同的人,拟定的指法也是不一样的,也会形成不同的版本。”7月19日至20日,围绕古琴文化、古琴制作、闽派古琴艺术与古琴未来发展等内容,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到场的古琴爱好者们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名家讲座干货满满,精品展区人头攒动,“我学琴5年了,这次是从琴院知道了比赛的消息,父母带着我特地从四川赶来参赛。”今年14岁的四川选手李文尔告诉记者,这次能与这么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老师和选手现场交流,还试奏了许多名家斫制的古琴,他感觉收获很大。 据悉,新加坡古琴大赛是新加坡华乐节的组成部分,至今已举办5届,本次也是首次走出新加坡,落地福建。“古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不仅在中国,在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等地都有很深的影响,新加坡与福建渊源深厚,这次我们选择在福鼎举办,也是希望能够促进两地的文化交流。”新加坡古琴协会会长、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钟之岳说道。 福建文化底蕴深厚,闽派古琴传承亦是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五代末年与北宋初年。明清时期,闽派古琴日趋兴盛,清晚期浦城琴人祝桐君堪称闽派古琴集大成者。其著作《与古斋琴谱》系统阐释闽派古琴的演奏技法与审美理念,明确了闽派古琴的基本特征,为闽派古琴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进一步扩大了闽派古琴的影响。 “我从事古琴历史方面的研究,福建古琴自清中晚期起对外交流频繁,当时祝桐君的弟子张静芗在上海一带活动。这之后也有许多闽派琴人来到上海、江苏等地交流,这次来到福建,看到本地有这么浓厚的古琴文化氛围,也是非常高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来福建交流。”担任此次大赛评委的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吴文光说道。 近年来,一批优秀的传承者致力于推广闽派古琴,取得良好成效。在福建宁德,当地持续推动古琴文化传播,并于2024年7月成立了宁德市古琴协会。协会成立以来,依托非遗闽派古琴传承基地,与宁德市总工会、蕉城区总工会、东侨开发区总工会携手合作,共同举办13期古琴公益班,并持续为有志于学习古琴的学员提供免费公益课程。同时,积极参加文化三下乡活动及各类公益演出,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古琴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们积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组织会员赴上海、苏州等地参加专题研讨学习,与各地的琴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希望这次活动的举办,能够进一步促进古琴文化在宁德的传播。”宁德市古琴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丽芳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