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移民村的“破茧成蝶”

2025-08-07 09:45:31  作者:茹捷 苏小龙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日前,记者来到福鼎市龙安玉岐村,一座拔地而起的大楼跃入眼帘,玉岐村综合文化楼项目建设正酣。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有序忙碌着。这个曾因项目征地而面临整村搬迁的村落,在历经艰难抉择与不懈奋斗后,实现了从“旧家园”到“新天地”的华丽转身。

曾经的玉岐村和众多传统村落一样,村民守着祖祖辈辈留下的土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土地,不仅是他们生活的依靠,更是情感的寄托。然而,随着福鼎市龙安化工园区的加速发展,一系列重大项目纷纷落地,需要征收玉岐村的部分土地。

面对征地搬迁这一重大抉择,村民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村党支部书记王本速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促膝长谈,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

“咱们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园区发展起来了,咱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有更好的出路。”王本速的话语情真意切,他详细地向村民讲解征地政策、补偿标准以及搬迁后的规划蓝图,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同时,村两委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村民解决过渡房问题。在村两委、党员先锋队的共同努力下,村民逐渐理解征地搬迁的意义,从最初的抗拒转变为支持,最终顺利完成了整村搬迁任务。

整村搬迁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为了让村民在新家园住得安心、舒心,玉岐村全力写好整村搬迁的“后半篇文章”。

在村庄规划方面,玉岐村充分借鉴先进经验,立足实际,配套建设了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并在村内建设小广场,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排排“小洋楼”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村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植田园清新亮眼,展现出了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农村面貌。

“现在的新村设施齐全,附近还有超市、菜市场,生活很方便。”村民王阿姨说。

搬迁后,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成为玉岐村面临的重要课题。村两委立足龙安工业产业发达、企业林立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适合本村的发展模式。规划和装修4栋村集体房屋,将其打造成设施齐全、环境舒适的龙安街道办职工宿舍,不仅解决管委会职工的住宿难题,还为村集体带来每年18万元的稳定租金收入。同时,将村集体用地出租给有需求的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带来8万元的收益,让闲置土地变成了“生金地”。

此外,玉岐村两委积极搭建就业桥梁,主动与龙安化工园区企业对接沟通,深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依据村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意愿,有针对性地介绍村民前往园区企业上班,拓宽村民就业渠道,有效增加村民的收入来源。

村民张平球在工业园区找了一份生产流水线的工作,月收入4000多元。每年春季,她还能通过采茶增加一些收入。“‘家门口’打工,上班方便、待遇不差,还能照顾一家老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如今,玉岐村综合文化楼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承载着村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我们打算把综合文化楼一二层设为村委会办公场所,提升服务效能,三楼至六楼装修后出租,进一步拓宽村集体经济的增收渠道。”王本速表示。(闽东日报记者 茹捷 通讯员 苏小龙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