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福鼎鱼鸟村:“新农人”唱响振兴歌

2025-08-11 09:52:46  作者:朱灵塬 王婷婷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福鼎市嵛山镇鱼鸟村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渐次染上了暖橙。半山坡上的“烟火咖啡”,风铃随着晚风轻轻晃动,几位游客正捧着咖啡,倚靠在门口处,眺望远处的碧海青山,好不惬意。

“这栋老房子以前空了好多年,现在成了一个新的打卡点。”主理人周新崎笑着说。

鱼鸟村,这座总面积4.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40人的村落,藏着山海相拥的自然馈赠和浓郁的渔家风情。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春风”吹进海岛,一批像周新崎这样的“新农人”带着创意与热情上岛进村,为古老渔村增添新活力。

为何称他们为“新农人”?据悉,与传统农耕者截然不同,这些年轻人带着新理念、新技能扎根乡村,化身乡村资源的整合者、特色文化的传播者,既带着泥土的质朴,又闪着创新的光。

为了让“新农人”更好地扎根落户,鱼鸟村专门成立“新农人”服务专班,建立创业指导中心,从政策咨询到项目申报,从手续办理到难题破解,一站式服务让创业者少走了不少弯路。遇上资金短缺怎么办?村两委主动牵线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解决了“新农人”创业初期的“后顾之忧”。

“烟火咖啡”负责人制作饮品

引育结合,散落的闲置资源在“新农人”手里变成了“香饽饽”:陈启云的鱼鸟客栈成了游客体验渔家生活的“落脚点”,周新崎的烟火咖啡成了文艺青年的“打卡地”,韩运的海漂手工作坊则让沙滩上的废弃物变成了艺术品。这些带着海岛“渔味”的场所,成了海岛游的新目的地,更带动了周边村民家门口就业,促进渔村旅游快速发展,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跟着活泛起来。

 

游客打卡鱼鸟客栈

要留住游客的心,还得有“独家记忆”。“新农人”深谙此道,把鱼鸟村的山海风光、民俗文化都揉进了经营里,打造具有海岛渔村特色的文旅品牌,实现“文旅+生态+文化”的多元融合。每逢渔家文化节,“新农人”更是忙前忙后,搭戏台、备小吃,一起准备民俗表演,在欢声笑语里,鱼鸟村的名字越传越远。

鱼鸟村。周文 摄

游客日渐增多,村里发展的“底气”也越来越足,开始下大力气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道路拓宽了,水电升级了,通信信号更强了;还建立起了游客服务中心,咨询、订票、救援服务一应俱全;家家户户门前的花草修剪得整整齐齐,乡村环境焕然一新。“以前村里哪见过这么多游客?现在路好走了,环境美了,我们自己住着都舒心。”村民陈大爷的话里满是自豪。

日子火起来,更要走得远。“新农人”进一步探索创新模式,拉起了“合作网”:和农户订下食材的供应协议,建立农产品供应体系;在线上直播间里吆喝村里的美景好物,把客源从线上引到线下体验;开起海漂手工作坊,组建“乡村CEO”团队……形成“农户+创业者+村集体”的利益联结。值得一提的是,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大家都恪守着一个铁规矩:“不破坏生态,不丢了文化”,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如今的鱼鸟村,从“深闺”中走出,挂上了“省级生态示范村”的牌子,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新农人”的队伍随之壮大,共同唱响一首关于乡村振兴的新歌,带领乡村迈向更美好的未来。(闽东日报记者 朱灵塬 通讯员 王婷婷 文/图)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