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09:49:58 作者:黄楚妍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在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自动化包装流水线上,工人对自动封膜后的茶叶包装进行视觉拣剔 8月的福鼎,暑气未消。走进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迎面扑来一阵清新茶香,驱散了暑热。 生产线上,茶叶色选机和智能分拣机正安静运转——从筛分、风选到静电除杂、匀堆,白茶精制全过程已实现自动化。 “这是国内首创的白茶精制流水线,投用后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人工成本下降近70%。”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克平告诉记者,该生产线精准破解了传统白茶制作依赖人工、品质稳定性低的行业难题。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自动化探索,是福鼎市茶产业“智改数转”的缩影。近年来,福鼎市不断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推广自动化设备,大沁、绿雪芽、广林福等福鼎茶企也纷纷加入“智造”行列,并在生产、加工、包装等不同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科技赋能生产,更重塑行业监管模式。2019年,福鼎率先启动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每份白茶赋予“数字身份证”。 消费者只需扫码,即可清晰查看茶叶的产地、生产者、加工时间和检测报告。“该系统已覆盖全市76000余户茶农、1600余名茶青经纪人及3137家茶企,实现全链条精准监管。”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青碧介绍,“2024年,已拦截不合格茶青120吨,从源头守护白茶品质。” 福鼎白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茶经》已有记载,太姥山更被视作白茶发源地。2011年,福鼎白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5年再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成为全球茶文化的重要地标。 深厚文化并未阻碍创新步伐。面对年轻消费群体,福鼎茶企积极开发冷泡白茶、即饮茶、便携装老白茶,还推出白茶面膜、茶提取物护肤品等衍生品,持续延伸产业链。 “我们正不断从新茶饮赛道寻求突破,贴近年轻人。”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表示。 以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为例,面对年轻消费群体,品品香推出“简语”系列即饮茶、5克一粒便携装“晒白金”老白茶,以及可冷泡的花香白茶,以甜润口感、便捷体验打入新兴市场。品牌联动亦成为出圈路径,该公司还与保时捷、奔驰、农夫山泉、梅见等品牌开展跨界合作,并入驻山姆超市等零售巨头。“我们的产品三年陈韵‘白牡丹’于7月29日正式入驻山姆超市,现在日销量可达800盒。”邵克平告诉记者,福鼎白茶正在进入更广阔的主流消费市场。 近年来,福鼎市将福鼎白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政策“组合拳”,从金融、风险防控到质量管控,多维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设立担保风险资金池,为综合排名前30的企业提供最高2000万元贷款担保;推行“政银企担”新模式,国有公共仓为茶企提供融资担保,实施前三年的仓储费优惠三分之一,进一步降低企业仓储成本;推出茶园气象指数保险,2024年承保10万亩,赔付超500万元;全面实施“两好两替代”和伏季休茶制度,茶青质量明显提升。 2024年,福鼎茶叶年产量达2.1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55.18亿元,占全国白茶总产值的63.2%。全市3000余家加工企业、216家龙头茶企带动10万余人就业,产品畅销全国,出口29个国家和地区。 登高远眺,远山如黛,一丛丛茶树层层叠叠、绿意盎然。茶农正在茶园中忙碌,他们的祖辈世代种茶,如今依然延续着千年的传统。但今日的福鼎白茶,已不再只是一杯茶汤——它是科技的结晶、是文化的使者、是政策的成果,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这片来自东方的绿叶,正以崭新姿态,香飘世界。(闽东日报记者 黄楚妍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