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福鼎叠石:探寻农旅融合“甜蜜密码”

2025-09-18 09:19:51  作者:朱灵塬 王婷婷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9月初,暑气渐退,秋意初显,置身福鼎市叠石乡叠石村的现代农业园,只见绿意盎然的藤蔓沿着支架攀爬交织,如同一幅流动的绿色天幕。藤叶之间,圆润饱满的百香果垂挂下来,微风过处,空气中弥漫着酸甜交织的果香和丰收的喜悦。

穿梭于藤蔓之下,村民叶秀吨正俯身忙碌。她轻轻拨开层叠的叶片,手腕一转,便将一个成熟的百香果摘入篮中。“最近天天都要起早采收,虽然忙,但心里是甜的。”她一边说,一边擦拭额角的汗珠,笑容比秋阳更明亮。

游客体验果园采摘

这座农业园占地96亩,依托智能大棚和自动化系统,实现水肥、温湿的精准调控。这里不仅种植百香果、黄瓜等高价值作物,还推行换茬轮作模式,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重要平台。目前,园区带动近30人稳定务工,人均年增收近5万元。

“现在每天能采五百公斤百香果,主要通过线上销往各地。过几天黄瓜也要大量上市了。”福鼎市道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建明说道。产业的兴旺,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据统计,旺季时农业园单日接待游客可达50人次。一颗颗百香果,悄然成为叠石村一张崭新的“旅游名片”。

以现代农业园为代表的特色农业,正是叠石乡推动农旅融合、实践绿色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叠石乡地处闽浙交界,群山环抱,绿意绵延,森林覆盖率超过64%。近年来,当地依托优越的生态资源,明确打造“生态康养小镇”的发展定位,积极探索一条绿色发展、农旅融合的振兴新路。

距离农业园不远,竹阳村的一方荷塘边,藏着一处别样风景——“打铁铺”村咖。这里原是一间老旧的打铁铺,经改造后,既保留了斑驳墙面、传统器具,又融入了现代文创元素,成为新旧对话的独特空间。

昔日破旧的打铁铺经过改造成为游客追捧打卡的“村咖”

傍晚时分,点一杯冰镇康普茶,坐在池畔看夕阳浸染荷塘,水波潋滟、花影摇曳,燥热渐渐褪去,只剩下惬意与宁静。“我是叠石人,一直觉得家乡生态好,但缺少让更多人走进来的窗口。”“打铁铺”主理人之一、返乡青年林新怡表示,“希望通过这个空间,让更多人认识叠石、喜欢叠石,也把我们的农产品推出去。”

自六月试营业以来,盛夏荷风徐徐,满塘花开正盛,如诗如画的景色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打铁铺”迅速走红,日均接待游客超百人。它不再只是一间咖啡馆,更是一座连接城乡、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桥梁。

而对于未来,谭复之早已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我们计划将附近的草场开发成多功能空间,既能作为孩子的游戏活动空间,也能定期举办农村假日市集,吸引村民、手艺人、文创者来摆摊,还可以承接团建、宴席或烧烤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谭复之说。

从一颗果到一杯茶,从“点上出彩”迈向“全域提质”,叠石乡正以“旅游+”为引擎,促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持续高效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康养事业发展,让生态之美、文化之韵、产业之兴在全乡交融共生,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朱灵塬 通讯员 王婷婷 文/图)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