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从生态威胁到治理标杆的探索之路

2025-09-22 09:29:19  作者:李文君 郑为浩 兰之炜 林莹   来源:   责任编辑:王予捷

从生态威胁到治理标杆的探索之路

——古田县闽江流域水葫芦整治侧记

日前,古田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在闽江开展日常巡查。这里沿岸青山叠翠,碧波荡漾,偶有白鹭掠影而过,宛若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曾经,这条母亲河一度陷入生态困境——水葫芦肆虐、河漂垃圾聚集,库湾成“绿色荒漠”,河道堵塞、垃圾漂浮带频现,不仅水质受污,行洪与航运受阻,连水电设施也面临威胁,成为沿岸群众难以释怀的忧患。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古田县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及省水利厅关于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部署,认真落实宁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展开了一场从生态威胁到治理标杆的探索实践。

“属地监管+流域协同”打造统筹共治新格局。古田县以改革思维打破区域壁垒,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将水葫芦易发区划分为水口镇、黄田镇、城西街道三大责任片区,组织建立各责任片区固定的保洁队伍,创新实行“河长包干制”,明确“巡、治、管、护”全链条职责。同时,积极探索流域协同治理新模式,建立流域协同治理平台,实现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共享,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确保水葫芦“不过界、不堆积、不复发”,构建起跨区域、多层次的统筹共治格局。

“数字赋能+科学清剿”探索溯源管理新模式。重点推动数字技术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在重点河段部署高清探头,创新增设黄田镇双坑村无人机固定机巢,并结合人工操作无人机航拍,实行每日一巡查,实现“干流+库湾”无死角监测。这一创新模式在减少人力投入的同时,还使水葫芦与河漂垃圾整治保洁前期溯源报送流程耗时从原先的48小时缩短至12小时以内,能够及时反馈水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做到水葫芦与河漂垃圾问题“早发现”“早治理”。同时,在闽江干流(古田段)上下游及各个库湾重点设置拦截网,建成“拦截—打捞—转运”一体化作业链,使水葫芦日常清理工作提质增效,为溯源治理提供坚实支撑。

“监管闭环+考核激励”完善责任落实机制。一方面,安排外业组及第三方无人机团队不定期对治理区域进行巡查;另一方面实行考核问责体系,严格要求保洁队伍定期汇报,做好清理记录。对水葫芦及江漂垃圾整治保洁工作监督检查情况进行月提醒,全面评估当月工作成效,形成上下联动的信息通报机制,并将每月监督检查的提醒情况纳入考评范围,考评结果直接挂钩绩效资金分配,并列入县级对乡镇河湖长制工作的年度考察内容,确保各项治理举措落地见效。

经过努力,古田县在水葫芦治理领域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的转变,通过水葫芦及河漂垃圾常态化整治,数字化智能监测赋能,闭环式监管机制护航,创造了生态治理的“古田速度”。2024年7月以来,闽江(古田段)累计打捞江漂垃圾、水葫芦等9000多平方米,调派船只3500多船次,出动人员1.3万人次。如今闽江流域古田段,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重现“河畅、水清、景美”的生态长卷。(闽东日报 李文君 郑为浩 兰之炜 林莹 文/图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