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霍童溪乡村振兴文化带:沿溪而行 处处皆风景

2023-03-15 16:20:35  作者:刘源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春节期间,位于蕉城区霍童镇文湖村的花漾湾乐园热闹非凡,近300万个七彩风车装扮出的“风车田园画”,仿佛将人们拉入童话世界,游客们着汉服、放纸鸢、打卡拍照,尽情享受春日的暖阳和斑斓的景色。

走出“童话世界”,来到霍童古镇,游览带着浓浓明风清韵的古宅,品尝具有地方特色的霍童小吃,观赏被誉为“中华绝活”的霍童线狮,体验一场古风之旅。

在百里画廊霍童溪沿岸,美丽的风景远不止如此。近年来,蕉城区规划建设了霍童溪乡村振兴文化带,涵盖八都、九都、霍童、洪口、赤溪等乡镇,立足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依托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村寨、红色文化、旅游特色村、山海风光等底蕴,注重资源整合,挖掘区域特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蕉城九都云气湾 (云气村委会提供)

云气村坐落于蕉城区九都镇,因常年晨间雾气笼罩而得名,村名本就富有诗意,加之沿霍童溪而建,风景秀丽,又有先人于百年前在石头上镌刻诗文,便有了“云气诗滩”的美名。

依托秀美的风景和诗滩美名,每到周末都有大量游客到云气村旅游,观赏风景、休憩露营。该村也在一步步改造提升,建设云气诗滩公园、闽东诗群步道,改善村庄环境,举办诗会等活动提高知名度,塑造“中国第一诗滩”文旅特色品牌,带动乡村旅游。

如果说诗情画意的云气村代表着唯美浪漫,那桃花溪村便是铮铮铁骨。

桃花溪村位于霍童、虎贝、洋中交界处,在霍童镇西南37公里,是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的诞生地、闽东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支撑地。国共合作抗日后,闽东红军更是在此地改编为新四军,集结整编集训后北上抗日。村里现有师部旧址、叶飞旧居、阮英平旧居、范式人旧居、陈挺旧居、红军被服厂旧址、战壕旧址等省级文保单位。

作为闽东著名的革命老区,近年来,桃花溪村积极探索红色旅游新模式,以闽东独立师诞生地为发力点,稳步发展观光游、餐饮、民宿等项目,带动旅游业红火发展。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在开发旅游项目的同时,桃花溪村还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讲好红色故事,加强对革命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精神内涵的宣传弘扬,培养红色讲解员,让桃花溪群众和游客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洗礼,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培育乡风文明,真正用文化的力量带动乡村振兴。

提起霍童溪,当然少不了黄家蒸笼。小小的蒸笼虽不起眼,但也成为虎贝镇黄家村的特色品牌。

黄家蒸笼是百年前的手艺,传承至今延绵不断,靠的便是群众传承创新黄家蒸笼文化的决心和信心。这里的群众不但将技艺代代相传,还在发展中与时俱进,开设电商平台,增加蒸笼销路,宣传黄家蒸笼文化。同时,为留住这份记忆乡愁,他们通过录制单类产品视频和收集相关民谣、口诀及有年份的产品,发掘更多文化内涵,赋予黄家蒸笼更丰富的意义。

虎贝镇党委、政府通过举办黄家蒸笼文化节、推行黄家蒸笼亮相展会,创作相关文学作品,使这项非遗文化多元化传播,实现了蒸笼产业“硬投入”与蒸笼文化“软支撑”的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聚合力,促振兴。无论是人文旅游、风景旅游还是产业发展,只有拧成一股绳,打出组合拳,才能在各显神通中见实效。近年来,蕉城区将全面提升蕉城区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水平作为目标,创新乡村文化振兴新思路,打造了“黄家蒸笼”等典型乡村特色传统工艺产业品牌,推出“霍童文化体验小镇”“九都云气诗滩”“三都摄影小镇”等一批多元文化的乡村旅游资源,培育漳湾福船、畲族银器、畲族服饰、畲族乌饭等一批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知名品牌,开发了传统龙舟船模、“畲小系列”IP、畲族卡通新娘装形象等文创旅游产品,实现文创产业与文化、旅游资源的交融互动。

同时,在加强旅游业态培育,构建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上,蕉城区以“绿色蕉城”品牌为统领,开展系列营造活动,做热“旅游小镇”品牌。培育了霍童镇等3个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赤溪镇赤溪村等12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八都镇溪池村等15个区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点)、霍童腾晖农庄等18个区农家乐(渔家乐)示范点,还推出了霍童溪乡村振兴文化带旅游线路,整合提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

如今到霍童溪,游客们会顺着霍童溪沿岸的镇村走一走,这就是文化带的辐射带动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条文化带的影响力会更大、辐射力更强,绽放出更亮丽的色彩。(闽东日报记者 刘源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