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宁德频道首页 > 宁德 > 正文

进退之间 碧海蓝天

——宁德市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一线见闻

nd.fjsen.com  2018-11-30 09:00:56 来源:闽东日报  我来说两句

改革创新升级忙

11月22日,天刚放晴,霞浦县北壁乡盘前村养殖户陈言斌就忙着将60个塑胶浮球放下水。

陈言斌养殖了十几亩海带,过去,他和周边的养殖户都是使用传统泡沫浮球。在政府部门的宣传、引导下,经实地参观、下水试验,新型塑胶浮球的性能和质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更换新型养殖设施,对我们养殖有好处,对海洋环境也有好处,我们都很支持。”陈言斌说,现在村里都在陆续将塑胶浮球投放入水,他自己也放了160多个,发展干劲十足。

随着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推进,传统渔排、藻类清理退养了,产业发展路向何方?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立足实际,我市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举措、务实的行动,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全面破题。一大批塑胶渔排、塑胶浮球等新型养殖设施在全市各海域陆续“漂”起,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

乘船出海,在霞浦县北壁乡盘前村海域,已投放的近2000个藻类养殖塑胶浮球规整地漂浮海面,一片蔚蓝。

“已使用了20多天,比较结实,也不会造成污染,还很美观。”养殖户周进新信心满满地说,他打算把自己第二片养殖区的泡沫浮球也进行更换。

在蕉城区三都镇秋竹海域,4个新型养殖设施展示区布设海上,橙黄色的塑胶网箱连成一片,宛若披上了黄金甲。

蕉城还选取三都南澳、港口两村作为藻类规范养殖改革试点,遵循海域所有权属于国家、分配权属于政府、使用权属于各村、承包权属于养殖户的原则,由各村按照用海指标向区海洋与渔业局申请海域使用权证书;取证后,以村民竞标、退养户优先承包、联合体承包、村民小组承包等多种方式分配藻类养殖用海,有偿用海、多方共赢。

港内在推进,湾外也在突破。在福鼎台山岛、嵛山岛海域,14口外周长达104米的深水大网箱及配套设施绵延海上,蔚为壮观。目前,养殖户已陆续在沙埕港内购买了5万尾大黄鱼苗准备投放深水大网箱养殖,预计2019年春节前后便可开始出售。

“试”出经验,“创”出新路。我市有关部门也在改造补贴、金融扶持、污水处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尝试,创新出渔排改造补贴款账户质押贷款、海上移动化粪池等多种新模式。目前,我市已有4户养殖户与金融机构签约,并成功贷款450万元,其他养殖户、企业正与金融机构协商陆续签约中。

截至11月25日,全市共升级改造养殖区和限养区内渔排15175口、藻类1100亩。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素质”相得益彰、齐头并进的新风,正在闽东激荡!

1  2  3  4  


  • 责任编辑:吴爱莺     关键字:海上养殖 综合整治 一线 见闻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东南网新闻援助频道
宁德新闻官方微信点击或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