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宁德旅游 > 正文

霞浦溪南半月里村:钟灵毓秀 畲乡瑰宝(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2020-04-07 15:07:21  作者: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半月里,位于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行政村,是畲族聚居的村庄。村庄东望玉兔山,与白露坑村有一山之隔,背靠状如弯月的弥勒山山麓,南临双福桥水库。

(资料图)

村庄有如她的名字一般美好又富有诗意,“半月里”山环水绕,钟灵毓秀,原叫“半路里”,后于清朝雍正年间半月里先祖雷志茂根据村庄地形犹如半月形,改称“半月里”,是一个纯畲族村落,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村民大多数姓雷。

半月里至今仍保存多座完好的古宅,先后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村中有龙溪宫、雷氏祠堂、举人府等三组清代古建筑和大量畲族文物。村庄地形犹如半月,村中环境古朴而静谧,近年,这个美丽的畲家村落才渐渐被世人知晓。

(资料图)

走进半月里村,仿若进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只见这里山环水绕,古树参天,绕村而过的潺潺龙溪,高墙青砖的清代古宅,飞棱重檐的古宫旧庙无不散发着静谧祥和的气息。

龙溪宫始建清雍正八年,背靠弥勒山,面向玉兔山、东依燕鼎山,建筑面积508平方米,硬山顶抬梁、穿斗木结构,由斗、升、翘、昂、拱组合。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众厅、神厅、神龛等。宫中供奉有畲民信仰的神祇薛元帅(唐代大将薛仁贵)、陈元帅(唐五代武将陈九郎亦称九仙)、平水明王(杨从仪,宋朝大将,治水功臣)和雷万春元帅(唐代大将)。最为称奇的是这里山区村民也崇奉海神妈祖。

雷氏宗祠背靠状元顶,前为笔架山,是村中风水宝地。该祠座北朝南,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大门为牌楼式,规模不大,但古雅可观。祠内梁架错彩描金,祭台前及内九幅工笔上彩画,线条清晰神形毕露。祠内尚存清道光二十八年秋雷世儒为宗祠亲书“凤山衍庆”匾额,匾中凤山则指畲族祖居地凤凰山恰是高辛帝鼻祖之地。

村内保存完好的举人府——雷世儒故居,于清嘉庆25年(1820年)动土兴建,占地1300多平方米,大小房间38间,梁柱126根。居内的绘画、雕刻等富含浓厚的畲族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畲族文化研究参考价值。

雷世儒经商致富,家道殷实,建祠办学,在光绪年间被恩赐为武举人,故他的宅邸也被称作举人府。

近年来,半月里村村委会充分利用传统畲族村寨特有的文化民俗,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完成了村落“五通”建设、入村古官道、村口广场整修、文物保护馆的修建和部分古建筑物的仿古修复,并对16座古民居危房进行抢修。

焕然一新的半月里村路子越走越宽,不少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他们穿梭于鹅卵石铺成的阡陌村巷之间,村民们“变身”当起了模特,古民居、古官道、老人小孩皆成了摄影师镜头下的美丽影像。

雷其松是半月里雷氏后人,也是闽东畲族婚俗传承人。1989年起,雷其松走上了保护畲族文物及弘扬传播畲族文化的道路。现年40多岁的他花了25年时间,执着地办起了这座民俗博物馆。展厅里,大大小小的文物琳琅满目。

在省民宗部门的资助下,他把自家祖厝拆去一半,建起了这座博物馆。如今,这个占地800亩的畲族民间博物馆已经收藏了2400多件畲族物件,记载了村落从起源至今的发展故事。

博物馆让畲族文化遗产有了安全的“家”,也让这个深山小村更有了文化味。纷至沓来的中外游客也改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激发了大家保护畲族文化的热情,半月里的每个村民都成了畲族文化的守护者。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