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协商凝聚共识 服务“农险”发展

——宁德市政府协商采纳市政协专题调研建议

2020-04-17 15:04:09  作者:陈书姜 叶陈芬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对症下药献良方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市政协调研组掌握了我市农业保险工作第一手资料,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探讨对策,提出意见建议。

调研组认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针对实际工作中对农业保险工作重视不够、财政支持不足的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探索推进金融支农方式由传统单一的信贷支农方式到现代多元的信贷、保险支农方式并重的转变,财政农业补贴方式由直接补贴农业项目为主到包括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在内的补贴普惠性项目为主的转变,重视运用农业保险政策工具,善于发挥保险杠杆功能,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更好地保障农民收益,为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进行金融制度创新。

“要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满足农民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王代忠建议,有关部门要牵头开展全市特色农业产业调查摸底,遵循农业生产内在规律,详细分析各个农业细分产业各环节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病虫害、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创新开发农业新险种,通过政策险、商业险、附加险相互叠加或多险种相融合的一揽子综合险等多种方式,逐步构建产量、成本、价格、收入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如银耳种植业,在现有省级政策性险种食用菌保险保障自然灾害风险、商业性保险保障银耳种植病虫害风险的基础上,创新开发保障银耳菌种研发、产量、价格、收入等环节风险的险种,形成覆盖银耳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针对创新开发地方特色优势农业险种,市政协经济委主任林向盛提出:“推动农业保险工作,发挥保险作为市场工具的作用,市本级要有所作为,围绕市里提出的八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创新开发‘一县一品’地方特色农业险种,形成‘一县一品’的农业保险格局;要重视市级财政的杠杆作用,加大市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制定‘一县一品’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政策,并创造条件逐步争取中央、省里补贴。”

“建议根据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和支持创新开发地方性特色险种的实际需要,完善农业保险支持政策。”宁德人保财险分公司总经理周炜说。要适当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县两级财政保费配套补贴比例,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如将水稻种植保险承保额提高到1000元/亩,逐步实现承保额覆盖完全成本。

参与调研的涉有关部门负责人员建议,建立农业保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由市财政、涉农有关部门、银保监分局及有关保险机构负责人组成市农业保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决定农业保险工作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农业保险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对财政保费补贴险种进行动态调整。

市政协在充分收集整理调研组成员、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就大力创新开发地方特色优势农业险种,形成“一县一品”农业保险新格局,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标准和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机制,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等七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