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柘荣:非遗技艺心手相传

2020-05-11 11:57:52  作者:杨洋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百年油坊历久弥香

4月25日,走进位于柘荣县富溪镇的游家油坊,满屋子都是浓浓的油香,50多平方米的油坊里,堆满了老旧的工具。

山茶油又称“茶油”“茶籽油”,其树木被称为“油茶树”“山茶树”,山茶油是从油茶树的果实直接压榨而来。柘荣山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与橄榄油相媲美。

据悉,这个油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传统木榨榨油技艺一直传承至今,原始工具和技艺一代传一代。2011年,“闽东山茶油制作技艺(柘荣)”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富溪镇富溪村,几乎家家都有油茶林,山茶树种植成了村里的传统产业,已经延续了百年以上。从油茶籽、油菜籽进入油坊,到流出色泽金黄、清香四溢的茶油、菜油,有着一整套复杂而又有规范的制作工艺,是一项兼具技术和体力的繁重活儿。

油茶提炼  魏发松 摄

油坊主人是当地67岁的村民游信玉。游信玉说,榨油是一门古老的民间工艺,他家世代榨油,到他这一代已是第6代。

选籽、烘焙、炒籽、碾粉、蒸粉、包饼、打油……这些榨油工序,使用的都是纯手工,需要体力和技术,才能榨出好品质的菜油。

将茶油果在太阳下晒裂、剥出茶籽、拣壳、烘干,烘干的茶籽投入磨槽中碾碎成浓稠的粉末。碾压完成后,开始上笼蒸粉。山茶粉蒸好后,得马上开榨,因为时间一久,粉里的热量流失,就出不了油了。

榨油前,要完成“包饼”。将铁匝叠放在平地上,将扭好的稻草栓呈放射状铺在铁匝上,作为包饼底衬,然后将热气腾腾的茶粉倒进铁环中,飞快地将茶粉踩平踩实,形成一个圆茶饼。包饼的过程非常有讲究,稻草结要扭紧、茶饼厚度要适中,否则都会影响出油率。

包好的茶饼,叠放在一起,就可以榨油,这是山茶油制作的核心环节,俗称“打油”。传统榨油都是靠几十斤的石锤将楔子打进榨仓把油挤出来。伴随着一次次敲打,木榨里不断被塞进更多的楔子,清亮的茶油缓缓从油槽底端流出,顷刻间,作坊里油香四溢。

每年油茶籽、油菜籽成熟的季节,是游信玉最忙碌的时候,老油坊会不时传出“嘭、嘭、嘭”的撞击声,邻近的村民都要担上原材料,来到这里静静地等待承载着整年美味佳肴的茶油和菜籽油从古老的油槽里缓缓流出。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