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议事协商有序 社会治理有制

——宁德市探索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化渠道

2020-07-09 08:27:28  作者:龚键荣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凤亭议事

干部群众同台唱大戏

仲夏时节,走进周宁县咸村镇云门村,只见山水之间尽显浓郁畲族风情,特色鲜明的民居、山寨门、鼓楼将畲村妆点得分外别致。

云门畲村门楼

云门村地处偏远,曾经是少数民族贫困村,群众对脱贫增收充满了期盼。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乡村治理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16年,云门村党支部根据畲民喜爱到空旷场地聚集拉家常、对山歌的传统习惯,在村内建设了一座占地约60平方米的“凤亭”,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说事议事。

依托凤亭,云门村开通“民情直通车”,巧用农村喜庆节日、茶余饭后的农闲时间,推行以党支部领头的“恳谈提事、民主办事、全程督事”的“凤亭议事”规则,打造集党员教育管理、便民服务、助困帮扶、矛盾排解于一体的党群综合服务平台。

农历每月初六、十六、二十六是云门村的“集中说事日”,村党支部安排人员轮流在凤亭值班,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互相“说事”。村党支部还结合每月“支部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开展“一月一串门”活动,上门走访忙于生产、居住偏远、联系不便的群众。

畲村“凤亭议事” 郑文敏 摄

在“二月二”“三月三”等传统节庆日,村里的党员代表、宗族长辈组成议事会,采取民主投票方式约定村务事项,村党支部就群众提交的村务事项召开讨论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确保每个项目建设都符合群众期待和需求。

“凤亭议事”制度将过去党员干部唱独角戏变为干部群众同台唱大戏,激活了乡村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近两年来,云门村通过征求民意、集纳民智,先后实施了畲族特色山寨门、鼓楼、墙面彩绘、凤凰休憩园、文化展示馆等多个村建项目,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