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南国最美葡萄小镇”的发展“路线图”

2020-07-20 08:29:37  作者:郭雅明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时下,正是松罗高山晚熟葡萄由绿转紫套袋的时节,福安市松罗乡近万亩巨峰葡萄丰收在望。作为南方高山优质晚熟巨峰葡萄集中产区,近年来,松罗乡围绕葡萄产业做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这篇文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农民增收、村财增长,对全乡农民增收贡献率达七成,大力推动了乡村振兴。2019年,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南国最美葡萄小镇”。

“晚熟”更出彩

松罗连片的高山晚熟葡萄基地。王志凌 摄

还有一个多月松罗晚熟巨峰葡萄就要上市了,51岁的松罗村村民郑建富将越来越多时间花在自家的葡萄园里,精心地给每串葡萄套袋。7月8日傍晚,他从果园里收工,吃过晚饭已19时左右,顾不上休息,又赶往同村郑柯发科普工作室。“葡萄要想收成好,这个‘农学院’可不能不去。”郑建富说。

郑柯发是松罗晚熟巨峰葡萄引种第一人,其培育的晚熟巨峰葡萄个头大、色泽好、甜度高,多次获得全国优质鲜食葡萄金奖,使得“松罗葡萄”成为远近闻名的“精品葡萄”。郑建富从2000年开始向郑柯发学习葡萄栽培技术,家里6亩葡萄年年丰收,去年收入达10多万元。郑建富担心今年受疫情影响,葡萄卖不了好价钱,只要一得空就去工作室学习。

“市场每年都有波动,这个我们控制不了,但是葡萄品质好不好,我们要问问自己下了功夫没有。只有精耕细作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种出的葡萄色泽穗形美、口感好、甜度适合消费者口味,就不愁卖不到好价钱。”郑建富到工作室时,这里挤满从各村赶来的果农,郑柯发已开讲,“我们这么多年推行标准化控产栽培技术,还有人舍不得剪去果枝。实践证明,科学疏果后控制了产量,品质提升了一大截,我们的葡萄不仅没减产,反而卖出好价钱,每亩收入翻了一番多。”

郑柯发在果园指导农户疏果 吴其文 摄

在家门口的“农学院”,郑建富学会了水肥一体化智慧栽培、葡萄套种等技术,增收致富的底气更足了。在这日积月累下,松罗乡培养出一批农民技术骨干,他们在全乡19个建制村全面推广套袋避雨设施栽培、葡萄“五新”技术。乡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还邀请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授课,通过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葡萄栽培、管理水平。今年,市里还派出科技特派员全过程指导果农生产,在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

目前,全乡葡萄园实现农田标准化、道路网格化、环境园林化,农产品75%通过无公害认证,25%通过绿色农产品认证,松罗高山晚熟葡萄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去年,松罗乡葡萄产值达到1.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9584元,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种植葡萄实现脱贫。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