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福安:现代农业撬动乡村振兴

2020-08-04 15:10:00  作者:林耀琳 吴庆堂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

潭头镇下洋村举办开镰节,游客们参与割稻谷、徒手捉稻花鱼。

7月17日,在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科技示范户陈堂生的葡萄园里,紫黑色的巨峰葡萄挂满了枝头,福安市首批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教站站长张富民正在观测葡萄收成情况,现场指导果园管理。“张站长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果园来,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今年葡萄的产出与去年相比提高了20%,这与他的指导分不开。”陈堂生说。

南方是多雨的高温高湿气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福安刚引种葡萄时,葡萄总是容易感染真菌,产量和质量一直无法突破。2003年,张富民首次提出避雨栽培技术并在全市推广,作为福建省第一批引进台湾葡萄专用的套袋技术,使全市果农年增收800万元。

为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做到“一个村都不能少”,福安强化财政投入、科技服务、项目用地等要素保障,“抓两头、带中间”,即抓优试点示范村、攻坚产业薄弱村、带活中间产业村,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成立乡村振兴服务队,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全力帮扶76个产业薄弱村发展。依托高端专家、下派干部和乡土人才构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市科技特派员队伍从2017年21人、2018年67人,发展到2019年132人,服务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183家,科技特派员服务足迹涉及216个建制村,服务领域涉及农业推广、茶叶、林业、园艺、花艺、果树栽培、机械、工商管理、经作、植保、畜牧、兽医、水产等多个行业领域。同时,聚集和整合科技优势资源,组建科技特派员创新工作站,着力在农业产业的品种、技术、设施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形成示范、带动作用,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闽东日报通讯员 林耀琳 吴庆堂 文/图)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