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福鼎方家山村: 茶叶富一方 畲村奔小康

2021-04-13 08:20:09  作者:林强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绿染茶香浓,山村筑新景。暮春时节,走进福鼎市太姥山镇方家山村,街道宽阔整洁,屋舍俨然,村民上山忙着采茶,茶企开动机器忙着制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方家山牌坊

方家山村坐落于太姥山主景区西南麓,总户数247户,总人口861人,是少数民族畲族村。曾经的方家山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群众主要靠种地瓜、水稻和卖毛竹,勉强解决温饱问题。

“过去,因为贫苦,我和村里的许多年轻人一样,不得不远走他乡打工谋生。”方家山村村民李照铁说,在内蒙古打工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白茶,使他萌生了返乡种茶的念头。

2012年,李照铁回到方家山村,从零开始学习打理茶园、制茶卖茶。经过多年发展,李照铁成立了方家山畲森茗茶叶专业合作社,将茶园扩大到100多亩,还在2017年斥资100万元建设制茶新厂房,吸纳包括贫困户在内的20多人就业,带动村民一起过上好日子。

方家山茶园。 刘岩生 摄

小小茶叶不仅帮助李照铁实现了人生的精彩逆袭,更托起了方家山村的脱贫致富梦。近年来,方家山村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致富的关键,立足当地生态优势,确立“生态白茶,白茶富民”思路,积极发展白茶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村海拔在500米以上,水、光、热资源充足,很适合种植白茶。全村现有茶园2300多亩,茶叶品质上佳。”方家山村党支部书记林瑞怀说,虽然全村有茶企21家,但规模小、无品牌,加上各自为战、资金实力弱,难以带动村民致富。

雷顺号 摄

铸质量树品牌,强产业兴乡村。为将原生态的白茶产业做大做强,让茶农在这一特色产业发展中受益,2017年,该村成立了福鼎市方家山畲寨生态白茶合作联社,并成立合作联社党支部。

合作联社是由方家山村21家茶企组成的一个茶叶专业合作联盟组织,村民5到10户为一组,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其中。合作联社企业与茶农签订茶叶质量安全诚信自律承诺书,从茶园、茶青到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严格的统一管理和市场推广机制,让白茶产、供、销等环节可监督、易追溯。

合作联社成立后,方家山村开始着手创建茶叶品牌。该村致富带头人方守龙通过协议形式,将“白茶故里”这一品牌让给村委会无偿使用,其品牌运营、收益权永久性让渡到村委会。以此为契机,方家山村将“白茶故里”作为公共品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此外,方家山村连续三年举办“三月三”畲族歌会暨白茶故里文化节,通过举办闽东畲族喊山祭茶典礼、斗茶赛和首届闽东畲族茶文化研讨会,评选方家山村最美十大茶人和生态白茶推广大使等活动,充分融合白茶文化和畲族文化,活跃“白茶故里”文化旅游氛围,进一步提升方家山“白茶故里”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喊山祭茶仪式 记者 徐烽 摄

“我们还连续三年组织全村茶农到青岛和长春开展白茶故里方家山畲寨生态白茶品牌推介,引导茶农从种茶、制茶,到卖茶的转变,实现从家家种茶到抱团营销再到打响品牌‘三级跳’发展。”林瑞怀说。

一片茶叶富一方百姓。2020年,方家山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800元,村财收入达20万元,村集体资产达1000万元。

产业振兴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近年来,方家山村着力解决乡村缺乏文化品位问题,全面推进整村品位提升,投资20多万元建设生态白茶示范街,对主街道统一整治,统一宣传广告、店铺招牌,引导农户新开茶店20余家,评选生态白茶示范户7户,促进白茶产业提质增效,营造白茶故里的良好氛围。

“2018年以来,我们累计投资100多万元,加快完善村道、养老院、改厕改水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林瑞怀说,方家山村还充分利用中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资金,将废弃多年的原小学校舍改造成全面展示方家山畲族白茶历史文化的闽东畲族茶文化展陈馆。目前,该馆已成为方家山村展示畲乡风情的重要窗口。

2020年,方家山村被评为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曾经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畲族村,如今立足白茶产业,逐渐摸索出一条集“畲族风俗、茶产业、旅游业”于一体的畲村经济发展新路子,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闽东日报记者 林强 通讯员 王婷婷)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