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宁德频道首页 > 要闻 > 正文

柘荣:“三生三美”,铺开幸福路

nd.fjsen.com  2021-04-24 23:10:00 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李蓉蓉 陈景 游书金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宁德4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李蓉蓉 陈景 游书金)20日,柘荣县举行“福来福往 爱上‘柘’里”农特产品主题宣传推介,以直播、品鉴会等形式,拓宽线上宣传、推广、销售渠道。

“为加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坚持资金配套走前头、试点示范走前头、产业培育走前头、宣传发动走前头、农村改革走前头,闯出一条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三生三美’融合发展新路子。”柘荣县委书记郭宋玉说。

以特色赋能生产美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柘荣素有“中国长寿之乡”美誉,茶区山高雾浓、光照适度,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沉淀出柘荣高山白茶“香气浓郁、味感醇美、色泽鲜亮、绿色有机”的优异品质,成功列入福建优势农产品区域。 

谷雨过后的富溪镇岭后村千亩生态茶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明前茶青每公斤卖到320元,今年茶叶收入少说也有4万元。”茶农林兴贵说,这些有机茶叶将被加工成“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品种,销往各地。

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岭后村村支书林国宝说:“这几年,茶飘香收入涨,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陆续回村种植白茶。”

近年来,柘荣按照“控制茶园规模、发展生态茶业、提升茶叶品质、打造知名品牌、拓展精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的总体思路,大力开发生态特色区域公共品牌——“柘荣高山白茶”。

值得一提的是,“佰丈崈阳堂”道家碳焙老白茶,以独特的制茶技艺,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日,柘荣县白茶非遗产业园三馆一圃奠基仪式在佰丈崈阳堂原始多样性茶林基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茶界人士以茶为媒、共话茶事、共商茶业。

高山出好茶。目前,全县70%人口从事茶叶生产经营,茶企117家,茶园面积7万多亩,全产业链总产值约7亿元。

“我县在全市实施首个智慧生态观光茶园示范建设项目,完成茶叶交易市场平台建设,以特色赋能生产美,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柘荣县委副书记霍立昀说。

以绿色涵养生态美

驱车从柘荣城关沿104国道向西,十分钟即可到城郊乡靴岭尾村。循着耳畔孩子们的嬉笑声走去,一个群山环抱、绿树掩映、充满乡野童趣的文创田园综合体,让人心动。

这个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万人次的网红村,三年前却寂寂无闻,经济薄弱,党支部涣散。如何破题?

城郊乡党委书记吴福惠告诉记者,这一喜人变化得益于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

按照“清新乡野、文创田园”发展定位,乡里成立“人才富民工作站”,搭建文创推广平台,发展特色果蔬和林下种植,走出一条“文旅+农旅”的发展新路子。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在科学规划指引下,乡村两级下大力气整治人居环境。”吴福惠举例说,农房改造时将获奖剪纸作品绘画上墙,远远望去,美不胜收。

村美了,游客就多了。因为可以摘草莓、采竹荪、参加剪纸和油画培训,短途游和研学游有声有色。不少村民打趣说:“靴岭尾自建村以来,从未来过这么多人。”

人多,商机就多了。村党支部组织乡贤返乡考察投资,创办5家经济实体,村级经济合作组织以前期投入的基础设施折价入股其中3家企业(合作社),年终根据股份比例取得分红。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9980元、较上年增长20%,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08万元、较上年度增长1.6倍,获评“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这是柘荣践行“两山”理念的一个缩影。

以绿色涵养生态美,刷新高颜值,催生美丽经济。随着乡村环境不断改善,柘荣打造出三条乡村振兴精品线路,去年全县乡村接待游客85.67万人次,旅游收入7.19亿元。

以创新引领生活美

23日傍晚,双城镇溪坪社区“草根和事佬”工作室异常热闹,老党员谢圣耀正在调解一起婚姻家庭纠纷。

社区居民孔某和罗某协议离婚时因礼金、金银首饰、债权债务等争执不清,双方僵持不下,调解过程中依旧唇枪舌剑。

谢圣耀让家人泡好茶,安排双方在院子里坐下,详细了解来龙去脉,在确认没有复合可能性的情况下,谢圣耀依据民俗习惯和居规民约,对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女方同意退还5万元,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这起“闪婚又闪离”的民事纠纷得到成功调解。

“做调解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谢说,只要当事人上门找他,他都会先泡上茶拉家常,争取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草根和事佬’是双城镇化解矛盾纠纷的金字招牌。我们坚持尊重法律、尊重历史、尊重民俗、尊重事实,充分发挥调解员的亲和力,促进纠纷化解,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对行政、司法及人民调解进行有益补充。”双城镇党委书记陈雄华说。

在柘荣,这样的“草根和事佬”工作室有132个。它们散落在城乡,解决了群众的头疼事,成为化解矛盾的润滑剂。

“我们创新推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构筑农村善治格局,淳化乡村社会生态,提升群众的幸福感。”霍立昀说。

  • 责任编辑:王予捷     关键字:柘荣,乡村,生态,调解,发展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东南网新闻援助频道
宁德新闻官方微信点击或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