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寿宁溪南:治理一湾溪流 润泽一方百姓

2021-05-20 09:51:58  作者:郭晓红 龚键荣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小溪似玉带绕村而过,生态护岸改善生态环境,亲水平台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这是记者日前在寿宁县南阳镇溪南村见到的美丽乡村景色。如今的溪南溪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而在2018年以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模样。

“过去的溪南溪里长满了芦苇,看不到河床,岸边都是私搭乱建的鸡棚鸭舍和菜园,又脏又臭。”站在新修建的生态护岸边,村党支部书记张发明说,溪南村的改变源自这条溪流的治理。

据介绍,溪南溪源自南岔赤陵洋流域,沿后溪村、大门村流经溪南村,最后进入花桥下与南阳溪汇合,全长约10多公里,其中溪南段就有4公里。几百年来,一湾溪水润泽了一方百姓,被当地群众称作“母亲河”。

由于地势低洼,周边的人畜活动和汛期强降雨等原因,溪南溪水土流失严重,存在边坡滑动、河道行洪困难等隐患,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安全及河道生态环境。

2018年,溪南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造价438万元,分为2期建设,治理面积达555公顷,主要包含封禁治理(含补植)、生态护岸、人行步道、亲水平台、水保生态园、河道清障等建设内容。

两年间,在省派驻村第一书记伍智利的带领下,村两委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民齐心协力,打响“治水攻坚战”。村两委一边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一边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沿河沿路鸡棚鸭舍清理拆除、搭建竹制篱笆栏、改水改厕、征地等工作,重塑乡村良好生态景观。

溪南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自建设以来,不仅得到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一些在外乡贤也积极出谋划策。当得知配套项目存在资金缺口时,在外乡贤张翔多方联系、筹谋,争取到50万元资金,使得溪南村水土治理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经过一系列综合治理,曾经的“黑臭河”变成清流。去年,该项目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漫步河畔,放眼望去,溪水清澈见底,河岸公园上种满绿植,景观亭、石板凳一应俱全,形成颇具特色的水文化景观,构建起人水和谐、滨水宜居的生态水系循环系统。

美丽河道扮靓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溪南村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特色产业发展等相结合,提升综合治理效益,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群众增收提供坚强保障。

3年多来,该村先后争取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陆续完成溪南村中心大道、自来水工程、水泥路拓宽、幸福院修缮、水保项目、挑水岭滨河步道等十余个工程,为乡村生态振兴营造了良好生态环境。

“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力度保护溪南溪,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推进‘美丽溪南’建设再上新台阶,满足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的需求。”张发明说。(闽东日报记者 郭晓红 龚键荣 通讯员 吴苏梅)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