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福鼎:“云端”相约 共庆茶乡盛会

2022-04-11 09:45:21  作者:王婷婷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开茶咯!开茶咯……”3月29日,第十一届福鼎白茶开茶节在“云端”启幕,茶人们对着茶山呐喊,开启一年一度的“茶界盛会”。

这一届开茶节全程采用线上“云直播”,以超150万的直播流量,传递开茶丰收的喜悦。

茶山上开茶 王婷婷 摄

“从线下转到线上,全程90分钟,我们更加重视节目的网络传播性,通过形式和内容创新,加入了很多炫酷的科技,从而年轻化、多元化地展现福鼎白茶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本届开茶节总导演艾迪说。

“云上”共赏迎宾秀

3月28日,夜幕降临,本届开茶节的重头戏之一——无人机“迎宾秀”在福鼎高空上演,并透过直播屏幕,点亮了无数人的朋友圈。

无人机迎宾秀 王绮蓼 摄

镜头下,3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交错起落,配合灯光、音效、解说,飞行变换出“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太姥山夫妻峰、“天下白茶源于太姥”“中国美食地标城市”等15个科技感十足的画面。

据介绍,“迎宾秀”表演引进了来自广东的央视春晚策划团队共同打造,将福鼎夜空当成一个天然的背景大屏,上演一场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既减少人群聚集,又隔空欢庆开茶节,引发网友们的关注与讨论。

@粥粥:取一杯天上之水,沏一杯福鼎白茶。愿从此人间无疫,百姓皆安。

@小清:好山好水,好茶好景。

@芸栖: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祝福福鼎白茶越做越好!

@小蒋:一片树叶,成就一个大产业,富裕一方老百姓,为福鼎白茶点赞。

在讨论中,不少网友把话题引向了福鼎白茶。从“一叶”到“百业”,福鼎白茶开茶节是福鼎白茶发展历程的缩影。近几年,福鼎市茶产业工作围绕“三茶”统筹发展,促进“三产”融合,持续推进基地化生态茶园和信息化可追溯体系建设,推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促进全产业链条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

“我们竭力办好每一届福鼎白茶开茶节,打造福鼎白茶与文旅充分融合的国际品牌茶事活动,促进福鼎茶产业升级,由‘买当地、卖全国’走向‘汇全国、销世界’。”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青碧说。

线上“云游”好风光

3月29日上午10时,第十一届福鼎白茶开茶节全媒体直播正式开启,通过多点位的不同视角,将山海川岛、乡村新貌、白茶故事、生产交易、科技创新等鲜活直观地呈现在屏幕前——

茶中牡丹花,千万里飘香,这是令人回味无穷的《白牡丹》;

建生态茶园,让绿土溢金,这是福鼎广大茶人的“护茶记”;

玩转茶文化,打造茶品牌,这是传统产业焕发的“年轻态”;

赋能新科技,工艺有创新,这是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机遇”……

在镜头前,茶农缪扬达说起福鼎白茶的变化,与有荣焉。“这几年福鼎白茶卖火了,我们的心里也乐开了花!”今年,缪扬达家的10亩茶园已开始采摘,预计可比往年增收3万元至4万元。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福建品品香茶业总经理邵克平说:“智能化生产线,可以减少人工投入,比如一台精制色彩选别机就可以抵200名人工,同时大大提升生产效率,还能减少茶叶损耗,降低成本,提升质量。”

针对年轻群体,一家家茶企“花样百出”。“我们将时尚和传统茶产业相结合,将工业设计上的科技创新与茶文化相结合,打造茶与器的完美组合,让年轻人觉得好玩又好用,从而爱上福鼎白茶。”福鼎市多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晶说。

福山福水福茶园,本次开茶节还将舞台搬到了佳阳天湖山。佳阳畲族乡党委书记詹华寿表示:“佳阳是中国贡眉之乡,茶叶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希望借此活动进一步搭建福鼎白茶对外交易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也将全力打造好中国贡眉之乡茶产业加工园区项目,以茶为媒、筑巢引凤。”

从线下到线上,从茶农到茶企,从智能化到年轻化,福鼎白茶迎来“满园春”。2021年,福鼎茶产业综合总产值137.2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有效带动38万涉茶人员增收致富,同时以52.15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获“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第五……福鼎白茶的崛起是我国茶叶品牌建设成功的案例。

@老嘿哟嘿哟黑:马上翻出前段时间买的福鼎白茶,盒子上还真有个二维码,一扫,真货,马上开喝。

@何小囧:原来以为茶叶生产都是比较传统的,但是看着白茶原来是在生产线上这样生产出来的,真是大开眼界。

@小林与志:看着直播,马上去泡一杯白牡丹,跟着小姐姐飞起来了!

开茶节当天,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聚焦节庆盛况进行实况转播和报道,向社会大众展示福鼎白茶的文化魅力,让福鼎白茶的品牌特色更加深入人心。(闽东日报 王婷婷)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