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8 14:43:54 作者: 叶伏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
东南网2月28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 记者从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入选“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的歌剧《鸾峰桥》将于2月28日至3月1日每晚7:30-9:45,在中央歌剧院剧场进行展演。 歌剧《鸾峰桥》剧照。粟国光 摄 据介绍,歌剧《鸾峰桥》由中共宁德市委、宁德市人民政府组织策划,宁德市畲族歌舞团联袂福建省歌舞剧院、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闽江学院,并邀请由总导演陈蔚领衔的国内一流创作团队共同创排,用艺术的形式进一步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 歌剧《鸾峰桥》剧照。图源:文旅宁德 歌剧《鸾峰桥》融合本地创作团队和国内一流业内专家,由宁德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宁德市委会主委、历史学博士刘国平担任艺术总监,并与当今中国音乐戏剧领域最为活跃和成熟的剧作家之一钱晓天共同创作剧本,邀请了曾三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的闽籍作曲家章绍同担纲作曲,当代中国歌剧音乐剧著名导演、表演教育家陈蔚担任本剧总导演,并组建了一支全国一流的主创团队。 “我们力求打造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中国原创当代歌剧。”在陈蔚看来,这部歌剧以艺术与戏剧的方式展示精准扶贫,诠释了宁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这一主题思想。 歌剧《鸾峰桥》以下党乡下党村的“鸾峰桥”为核心场景,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宁德地委主要领导一行深入下党乡实地调研指导为背景,讲述了下党乡乡亲们在党的领导下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奋力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的故事。 “扶贫题材的音乐剧有很多,用歌剧的形式做出来难度很大,这部剧做得非常成功。”著名音乐评论家、音乐学家、中央歌剧院中提琴演奏家景作人说。 该剧将“宁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等深刻主题融入音乐、融入唱词、融入场面、融入人物命运,将下党人民摆脱贫困的历史进程予以艺术再现,形成宏大的史诗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通过这部歌剧让我们了解了宁德寿宁县下党乡整个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我们师生都受到了精神上洗礼。”歌剧主演刘淘说,从2021年开始,闽江学院49名师生就加入了歌剧的整个排演过程,非常的荣幸能站到中央歌剧院的舞台上,向首都人民、向全国人民展示福建文艺的新面貌。 昔日的下党乡,是一个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经过30多年的接续奋斗,如今的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符合下党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鸾峰桥不仅具有历史文物的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担任歌剧《鸾峰桥》艺术总监的宁德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宁德市委会主委刘国平此前受访时表示,鸾峰桥是下党三十多年来的巨变“见证者”,选择这样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讲好宁德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