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10:01:41 作者:陈容 王婷婷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夏日里,记者走进福鼎市佳阳畲族乡佳山村,福门、福道、福园等各种福元素跃入眼帘,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息,与古韵福景相映成趣。 佳山村位于佳阳畲族乡东北部,距集镇4公里,是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宁德市革命老区基点村,粟裕、刘英、叶飞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战斗过,拥有17名革命烈士。这里也是长寿之村,全村最长寿的老人达111岁,村里代代相传“吃福”习俗,通过“吃福”仪式祈愿福寿安康。 如何把“畲文化”“红色文化”“福文化”巧妙融合,推动村庄高质量发展?这是佳山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钟敦馆一直思考的问题。 曾几何时,佳山村是贫困闭塞的代名词。2016年以来,在住建、交通、民宗、民政、水利等部门的支持下,佳山村结合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实施农村公路硬化、户厕改造及自来水、路灯等工程建设,为乡村蜕变奠定坚实基础。 钟敦馆介绍,在美化家园的同时,佳山村深耕乡村文化建设,融入“福文化”“畲族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设立“逛福园、进福门、走福道、品福茶、观福景、沾福气”特色项目,打出“福到佳山”品牌。同时,引导村民开发白茶、红薯粉、山茶油等“有福佳山”主题旅游产品,拓宽村集体、村民增收渠道。 将文化优势与自然优势相结合,佳山村打造了绣球花景观园,利用绣球花花期长达2个月为村庄引流。每年夏天,绣球花竞相绽放、如梦如幻,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在佳山村国阳里自然村内,还有一座仿土楼式半椭圆形建筑,由数十户群众集资建成,不少房屋闲置着。今年,佳山村两委积极协调对接,引入第三方研学公司运营,国阳里红色研学基地便应运而生。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600人住宿、餐饮需求,预计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目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工,今年暑假期间正式开门迎客。 激活村内资源,着眼区域协同发展。佳山村融入片区党委,与佳阳畲族乡的周山村、上庵村等村联合共建,利用乡村振兴发展机遇,整合各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游、研学游等特色产业,精心打造“天湖山—周山—佳山”旅游路线,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同时,鼓励返乡青年投身农文旅项目,建设村咖、露营地等文旅新业态,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源头活水。(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通讯员 王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