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09:37:17 作者:刘源 郑伊伶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
|
近日,吃完早饭的顾兰朱一早就来到村里的公交站等车。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去柘荣城关更方便。“以前去趟城关要等邻居顺风车,现在‘家门口’就能坐公交。” 顾兰朱所在的柘荣县城郊乡际头村距离城关约5公里,距离虽近,但碍于一直没有设置公交站点,村民往返城关通常只能自行驾车或乘坐他人车辆,对于不会开车或骑车的村民很不方便,经常有村民提出增设公交站点的诉求。 为破解村民“出行难”,柘荣县交通部门规划柘荣至英山段公交线路在际头村设点,方便村民乘坐。“目前去往城关的车有三趟经停际头,最早一班是早上6时45分,最晚一班下午2时30分;从城关回际头有两趟车,分别是上午10时50分和下午4时30分。”际头村党支部书记魏官清介绍,“游客的需求也是推动际头村两委解决问题、优化服务、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 据了解,近年来,际头村在乡村文旅产业上下功夫,打造水上乐园、果蔬采摘、泊咖驿站等亲子游乐项目,游客日渐增多,但常有游客询问村委工作人员是否有共享单车或公交车可到达城关。 面对群众诉求,际头村党支部安排专人对接县交通部门与哈啰出行公司,争取公交线路延伸、设立固定站点,优化共享单车投放与管理,将群众诉求转化为惠民成果。 如今在际头村,除了设有公交站点,村里还停放着50辆共享单车,扫码即可骑行。吴小平是共享单车的常客,他笑着说:“下了公交车骑单车很快就能到家,在村内通行也很方便。”游客对此也十分满意,“从城关骑共享单车就可以到际头,约上朋友来玩太方便了。”正在村里体验水上乐园项目的高三毕业生小林说。 从出行不便到公交覆盖、共享单车进村的转变,是际头村党支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生动写照。际头村坚持开门教育,村两委党员干部主动倾听民意、回应关切、解决问题,积极把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为民惠民实绩,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成效、新变化。 公交和单车的到来,破解了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题,也为际头村带来了游客。据悉,在“公交+单车”双重加持下,际头村游客量同比往年增加50%,入夏以来日均游客量达200人以上,每日带动消费约5000元。 际头村交通的改变,是柘荣县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缩影,也折射出学习教育带给群众的温暖。随着公共交通与共享出行深入村落,城乡间的距离正被逐步缩短,乡村也将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闽东日报记者 刘源 通讯员 郑伊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