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粤闽协作启新篇 共筑城乡供销“暖心桥”

2025-08-07 09:45:50  作者:周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东南网8月6日讯(本网记者 周涛)近日,珠海市供销合作联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袁绍勇带队一行5人赴宁德市、福鼎市供销社调研学习。7月30日,考察团在宁德市及福鼎市供销社领导陪同下,深入福鼎市供销绿农淘社区团店及供销团盟运营中心,实地探访社区团购新零售模式,为深化粤闽浙农产品流通协作、推动跨区域供应链协同发展探路。

社区团购店调研。宁德市供销社供图

清晨的福鼎市宁旺菜市场,供销绿农淘宁旺菜市中心店人头攒动。作为“嵌入式社区团店”的代表,该店通过“网格化渗透+团店长激励”策略,已深度覆盖周边520户家庭,月复购率高达65%。“这里的生鲜早上刚从基地运来,价格比超市便宜,还能线上下单到店自提,太方便了!”正在挑选蔬菜的居民李阿姨笑着说。

考察团注意到,店内“团品自提区”预制商品包陈列醒目,“供销文化打卡墙”“便民休闲站”和“免费试吃区”让人有一种温馨到家的感觉,正如店门口的标语所示,这是一家“家门口值得信任的温度小店”。

在团购店现场交流。宁德市供销社供图

在中山南路标准店,统一的店面形象、标准化的运营流程让人眼前一亮。作为可复制推广的“样板”,该店通过“会员分层运营+主题活动”,充值会员占比达38%,月均举办爱心助农、助农市集等活动,单场活动最高引流800人次。“我们通过‘供销云ERP系统’动态调整SKU,每月淘汰月销不足5件的低效商品,引入本地特色农产品作为‘区域限定款’,差异化竞争力显著。”欧店长介绍道。

交流现场。宁德市供销社供图

“3公里配送时效52分钟,订单履约成本降低18%!”在山前仓储店/集配中心,店仓一体模式的高效履约能力让考察团印象深刻。团购预售分拣系统与“波次拣货”策略的结合,使生鲜损耗率控制在3.5%,远低于行业8%的平均水平。“从田间地头到老百姓餐桌的高效流转,绿农淘正在破解社区零售‘最后一公里’难题。”陪同的供销绿农淘项目陈易主任说到。

在供销团盟运营中心,宁德福供团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易详解“社群运营+店群直播+社区团购实体店”三位一体运营体系。目前,项目已构建200多个活跃社群,覆盖3万+家庭用户;打造“每日绿农开团”“助农专场”等直播IP,单场共管直播最高GMV达12万元。全力打造智慧新零售·数字大供销赋能体系,通过“供销团盟团店数字引擎”实现‘人货场’全要素数字化,单店日均处理订单3000+;通过“扶商助店系统”将新店长上手周期缩短至7天,让一店多开、社区新零售“无痛转型”从理想照进现实,让扶商助店成为“普惠福利”。通过“数字供销ERP协同管理系统”让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4.2天。”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已形成“建店-运营-供应链-数字化”全流程标准化体系:从AI算法选址评估、标准化SI装修指导,到基于区域消费数据的智能选品,再到前3个月“1对1”运营陪跑,全方位降低门店运营和转型门槛。“有的单店启动成本仅需5万元,轻资产模式让中小创业者也能轻松加入。”运营负责人补充道。

座谈会。宁德市供销社供图

座谈会上,两地供销社围绕“如何深化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宁德市供销社分享了绿农淘项目“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多方参与”的成功经验——作为供销社混改社属企业,宁德福供团店公司依托系统资源整合80余家农产品基地、30家日用品供应商,累计助销农产品超500吨,带动1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2万元,项目经验已被《中华合作时报》特刊专版报道。

“福鼎白茶、霞浦海参、宁德大黄鱼等闽东特色农产品,与珠海海鲜、岭南佳果正好形成互补。”珠海市供销投资控股集团总经理赵永春提出,希望以社区新零售标准化体系为依托,共同构建“粤闽浙农产品流通枢纽”:通过“联供联采+数字赋能”,推动闽货南下、粤货北上,实现资源互通。双方当场达成共识,计划启动“粤闽特色农产品直供专线”,通过绿农淘社区团店网络双向直供。

供销绿农淘“家门口值得信任的温度小店”定位,与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提出的“发挥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的要求高度契合。宁德市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魏碧霞表示,福鼎供销社通过“六方合作”生态体系(农户/合作社、区域供应商、社区团店长、物流伙伴、物业公司、政府部门),既解决了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难题,又满足了居民“菜篮子”“果盘子”的便民需求,让供销合作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共富的‘暖心桥’。

据悉,此次考察后,两地将加快制定合作实施方案,从品牌授权、运营托管、供应链协同等方面推进深度协作。“未来,我们期待将绿农淘模式复制到珠海,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到‘生鲜直达社区’的便利。”袁绍勇副主任说。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