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宁德市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宣讲活动综述

2025-09-01 09:20:04  作者:陈祎凝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6月27日,在柘荣县第二中学,50多名党员干部围坐一起,市理论宣讲轻骑兵成员黄凡将中央八项规定的核心要义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条分缕析,大家认真聆听、仔细记录。这一幕,是市委讲师团开展“福小宣轻骑兵·强作风建新功”主题宣讲活动的生动缩影。从工厂到校园,从机关到企业,一场场思想洗礼接连开展,新时代的廉洁之风吹遍闽东大地。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在决胜“十四五”的重要节点上,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如何激发全市党员干部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精气神?

市委讲师团以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为突破口,理论宣讲轻骑兵足迹遍布机关、企业、乡村、社区、校园等,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基层末梢”延伸,让党员干部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精心筹备,让理论宣讲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学习教育启动后,市委讲师团迅速行动、周密部署,从全市遴选理论功底扎实、宣讲经验丰富的理论宣讲轻骑兵和新时代宣讲师,组建专业宣讲队伍。组织理论宣讲员原原本本读原著、扎扎实实学原文,开展多轮集体备课,对宣讲内容逐字打磨,最终形成逻辑清晰、语言通俗、案例鲜活的理论宣讲稿和配套PPT课件,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精准传递到党员干部中,确保政策理论入脑入心、纪律红线刻印于行。

理论之光照亮前行路。一场场宣讲活动如清风拂过闽东大地,一次次生动鲜活的解读浸润心田——

在寿宁县融媒体中心,省新时代宣讲师、市理论宣讲轻骑兵成员黄月娥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为题,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背景、重塑党风政风的十年蜕变、隐形变异与深层病灶、党员干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路径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和层层剖析,与现场党员干部频频互动。

“某单位干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被通报,某社区原主任违规吃喝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大家要引以为戒。”在蕉城区融媒体中心,市理论宣讲轻骑兵、市委党校理论小分队成员黄陈国以查办的典型案例为“活教材”,将“大理论”转化为“小故事”,用生动鲜活的话语析事明理,解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市理论宣讲轻骑兵“国资先锋”分队成员徐林锋、“国投有声”小分队成员张博、寿宁县理论宣讲轻骑兵成员陈辉和徐淑婷等,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核心要义与实质要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让学习教育专题宣讲更加入脑入心……

凝聚思想共识,深化作风建设。市委讲师团充分发挥优势,推动全市学习教育宣讲工作层层推进,形成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宣讲格局,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宣讲活动‘及时’‘解渴’,既有温度又有深度。”宣讲会后,现场的党员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寿宁县委宣传部理论股负责人臧元表示,将严格对标学习教育各项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一体推进学查改,真正把作风建设融入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中。

蕉城区委宣传部干部汤英感受颇深:“对于党员干部个人而言,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宣讲活动有理论、有案例、有实践,让我深受触动。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以更严的标准修身律己,以更强的担当攻坚克难,让群众对作风建设新成效可感可及。”

霞浦县社科联主席陈玉锦表示,聆听了宣讲报告,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界限更清晰。今后将以更扎实的作风、更严的要求,全力以赴投入到“牢记嘱托、谱写篇章”的实践中去。

融合宣讲,让学习氛围愈发浓厚。为了提升理论宣讲的传播力、影响力,市委讲师团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在内容上推陈出新。“学习强国”宁德学习平台、“理润闽东”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学习平台等同步发力,开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专栏,及时发布我市开展学习教育动态,展示各地各部门的学习教育成果成效,为全市学习教育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市委讲师团将持续开展好理论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铁规矩、硬杠杠转化为自觉行动,以优良作风投身“牢记嘱托、谱写篇章”的实践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闽东大地落地生根。(闽东日报记者 陈祎凝)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