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要闻 > 正文

宁德市举办全市农村普通党员培训示范班

2025-09-01 09:20:04  作者:石丽钦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以学赋能 聚力兴村

——宁德市举办全市农村普通党员培训示范班

8月27日晚,宁德市80名在农村一线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型”“带富型”党员、村“两委”成员、骨干党员、后备力量等,在“三库”+“碳库”新时代生态文明学习实践现场教学点开展“党员讲给党员听”交流研讨。大家围绕“发挥党员作用,推动村庄发展”主题,谈经验、感悟,现场干货满满。

8月27日至28日,我市举办全市农村普通党员培训示范班。本次培训采取专题辅导、现场教学、互动研讨、案例分享等形式,精准把握农村党员需求与实际,量身定做教学套餐,组织党员“边听、边看、边学、边享”,让教育培训既有“党味”又有“鲜味”。

“讲授式”课堂,让理论知识入脑入心

近年来,为抓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我市先后实施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百千万”工程、基层党员“凝心铸魂”行动、“基层党员进党校”活动等,持续建强126个乡镇(街道)党校,用好寿宁下党、福鼎赤溪等21个新思想现场教学点,常态抓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党员干部从新思想的理论源头和实践起点深学细照笃行。

理论学习是本次培训班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培训班专门安排党校专家讲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粮食作物惠农政策解读等课程,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增强党性修养,争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农村党员。

“培训内容‘解馋’又‘解渴’,不仅有理论讲解,还有粮食作物惠农政策解读和案例分享,让我受益匪浅,对我今后开展产业种植提供了很大的指导与帮助。”周宁县晨晓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陈小菊说。

“研讨式”课堂,让“党员先锋”当好表率

“党员讲给党员听,经验做法传帮带”。本次培训还设置了党员研讨环节,来自全市不同行业的优秀党员代表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交流经验做法,分享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党员,要带头干好事、办实事,为家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让乡亲们的生活过得更好。”蕉城区党员江通光说。

“在村里工作这些年,我始终记着:党员的身份是责任。”去年雨季,霞浦县党员吴神灿所在村的灌溉渠堵了,几十亩庄稼浇不上水,村民急得直跺脚。当天,吴神灿召集党员、村民,带头跳进泥水里清淤,不到两天就疏通了渠道。“党员先干一步,群众就会跟上来。”看着水流进田里,吴神灿深知,这就是党员的“带动劲”。

为了让基层党员培训时坐得住、听得懂,我市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书记讲给书记听”“党员讲给党员听”“学员讲坛”等互动式教学已成为全市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班教学安排的规定动作,既有效提升学员学习参与度,又充分挖掘身边榜样,用身边事教育鼓励身边人。

“体验式”课堂,让思路眼界晋位升级

聚焦培训班主题,我市精心选定七步镇后洋村、苏家山村、八蒲村、泗桥乡溪口村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文旅产业发展等具有典型示范引领效应的观摩点,让参训党员实地看、现场学、当面问、深入悟,既学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农村的生动实践,又学习借鉴了党员能人回引带动农旅产业发展经验,通过互学互鉴增强信心,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在经过理论学习、实地观摩、思想碰撞等多个学习环节后,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渔井村村委委员林加炳说:“我将灵活运用学到的实招,和村‘两委’成员拧成一股绳,在村财增收、基层治理和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持续发力,既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也让渔井的天更蓝、水更清,住着也更舒心。”

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宁德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近期我市制发了《宁德市贯彻<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任务清单》,下一步将重点采取“市级示范培训、县级重点培训、乡镇兜底培训”的方式分级联动办班,推动规划期内,市级组织部门组织培训党员数量不少于党员总数2%;市直机关工委、教育工委、国资委党委组织培训党员不少于30%;县级组织部门组织培训党员数不少于20%,其中安排不少于8%的农村党员进县级党校开展轮训;乡镇(街道)和其他基层党委对所辖党员兜底覆盖培训,实现基层党员全员轮训一遍工作目标。 (闽东日报 石丽钦)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