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09:29:51 作者:李文君 詹圣 郑为浩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盛夏时节,走进古田县水口镇嵩溪村朱新坤的无花果园,沁人的果香扑面而来。绿叶掩映间,一颗颗饱满丰润的红紫色无花果挂满枝头。果园里,朱新坤正忙着摘芽、疏枝、除叶,为今年的丰收做最后的管理。 这片约四亩的果园,如今已进入采摘旺季。朱新坤笑着说,自家从2017年起跟着村里其他农户开始试种无花果。如今种植规模已达六亩多,主要采取订单农业模式。每天下午3时后摘果、分拣、打包,当晚发往福州等地。相比以往种植食用菌,无花果更适合嵩溪村的自然条件,收益也大大提高,家里的日子正一天天红火起来。 据悉,嵩溪村全村海拔较低,平均海拔仅68米,气候温润,适宜果树生长。但在2015年前,村里还是有名的贫困村,为了改变村里落后的状况,当时的村党支部班子下决心改变现状。他们外出考察,选定了无花果、葡萄(阳光玫瑰、夏黑葡萄)和沃柑来发展农业产业。支部党员带头试种、先行先种。在党员的带头试种下,如今,无花果和葡萄成了村里的主要产业。全村有27户种植无花果大约300余亩,村里另外种有阳光玫瑰、夏黑葡萄等葡萄品种约120亩。 嵩溪村党支部书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没有受到不良天气影响,正常情况每斤价格13元。一株无花果树的产值在350元至 400元,一亩地按种植80株来计算,无花果可以卖出大约3万元至3.5万元,去除成本,一亩地老百姓的纯收入可以达到2.5万元。” 产业兴旺了,村民的“钱袋子”鼓了,村容村貌也跟着美了起来。家门口整洁了,晚上广场舞跳起来了,下棋聊天的人多了,邻里纠纷少了。大家一心忙生产、谋发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正在嵩溪村悄然形成。 一颗无花果,不仅甜了舌尖,富了农家、更美了乡村。嵩溪村用实践证明:党支部有担当、党员能带头、群众跟党走,小无花果也能结出“共富果”。(闽东日报 李文君 詹圣 郑为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