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21:43:08 作者:李亚昀 来源:大梦蕉城 责任编辑:王予捷
|
八百多年前,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自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启程,辗转永嘉、瑞安、平阳等地,最终抵达闽东北的宁德县,出任主簿一职。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时年三十四岁的陆游在这片"带山负海"之地,正式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 岁月更迭,宁德始终铭记这位初仕于此的文人官员。无论是城西的白鹤峰、霍童溪畔的支提山,还是蕉北的城隍庙、七都峬村的荔枝林,都曾留下他的踪迹与诗情。从文献记载到民间口传,陆游与宁德之间的情谊跨越近九个世纪,至今仍在山水与人心之间绵延。 近日,由蕉城区宁川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纂的《陆游与宁德》文集即将正式出版。这部21万字的著作,不仅汇聚了学界对陆游与宁德渊源的最新研究成果,更在陆游诞辰900周年之际,为当代人重新认识这位伟大爱国诗人与这座城市的深厚情谊提供了重要载体。 初仕宁德:理想启航之地 "白鹤峰前试吏时,尉曹诗酒乐新知。" 陆游八十一岁时仍以诗句深情回忆宁德岁月。尽管时隔近五十年,白鹤峰下的初仕经历依旧清晰如昨,足见这段时光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宁德县主簿,陆游辅佐县令处理政务、文书与司法,虽年纪尚轻,却已显露出卓越的治理才能。《福宁州志》《嘉靖宁德县志》称其"有善政",《乾隆福宁府志》更赞其"设施经济、体用兼备"。 陆游不仅勤于公务,更常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出县》《还县》等诗作正是他奔走基层的真实写照,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切的为民情怀。在百姓眼中,他并非高高在上的官员,而是一位真诚关怀民生、平易近人的"亲民吏"。 陆游在赴任途中曾写下"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泛瑞安江风涛贴然》),满怀理想与热忱。宁德作为他仕途的起点,见证了他最初的为官初心与政治理想。正是这份"初心",使得这段"初仕"经历超越了时间,成为他一生反复追忆的精神源泉。 《城隍庙记》:以文化俗的政教观 陆游在宁德期间,不仅致力于政务,也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绍兴二十八年,宁德城隍庙重修竣工,陆游受命作《宁德县重修城隍庙记》,该文成为他在宁德任职期间的重要文献遗产。 宁德地势险峻,山海相间,民众常怀忧惧,因而崇奉城隍神以求平安。然而祭祀活动往往流于奢靡,成为民众负担。陆游在碑记中明确指出:“神之所以为神,在于正直清明”;祭祀贵在诚心,而不应追求虚礼厚祭。他倡导"以简为礼,以正为本",既规范了民间信仰,也体现出他以礼化俗、勤政爱民的为政理念。 这篇短文融历史、地理、民俗、宗教与文学于一体,不仅记录了宁德的风土人情,更展现了陆游融儒者情怀与政治理想于一身的治理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诗酒风物:舌尖上的文化记忆 在宁德,陆游与县尉朱景参结为知交,二人常诗酒唱和、同游山水。调任福州后,他仍与朱景参共游北岭,品红酒、啖丹荔,并作词《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以记其乐:"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多年以后,朱景参早已逝去,但陆游仍在梦中与之同折荔枝。晚年他在《白鹤峰前试吏时》中写道:"伤心忽入西窗梦,同在峬村折荔枝",将友情与风物交织成永不褪色的诗意记忆。 从北岭共饮到白鹤梦忆,荔枝不仅是闽地风物,更成为陆游心中重要的"宁德符号"。除此之外,宁德的生蚝也令他念念不忘,在《昔仕闽江日》中回味"擘蚝山"之味,五十年后仍感唇齿留香。 这些舌尖上的风味,承载的是人情与岁月。直至今日,"峬村荔枝"仍是宁德重要的文化标志,古老的荔枝树依旧果实累累,本地人更将陆游的诗意与友情融入荔枝文化之中,延续着这段温暖的文化记忆。 支提清谈:诗心禅境相契合 陆游在宁德不仅与友人诗酒往来,也曾深入山水,寻访禅意。绍兴二十八年春夏之交,他沿霍童溪行至支提寺,与高僧夜话,作《访僧支提寺》一诗。 诗中,他以东晋习凿齿自喻,表达出对知遇的渴望,更以"共话不知红烛短,对床空叹白云深"勾勒出与僧人对榻夜谈、忘怀时空的境界。晨钟、鸟鸣、猿啸,皆成心灵知音,诗境清远超逸,融儒者抱负与禅者静观于一体。 该诗不仅记录了一次山寺夜谈,更标志着陆游与宁德山水在精神层面的深度契合。至今,支提山仍以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吸引无数访客,令人遥想当年诗心禅意交汇的夜晚。 当代回响: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20世纪八十年代,宁德人在南漈公园立起陆游塑像,像身北望,神情沉毅,仿佛仍在思索着诗与家国。如今,这座塑像已成为宁德人凭吊与纪念陆游的所在。人们在此诵读他的诗歌,感悟其不朽的爱国精神。 2025年,正值陆游诞辰九百周年,蕉城区宁川文化研究会历时两年组织编纂,推出文集《陆游与宁德》。该书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陆游研究会副会长欧明俊教授任主编,不仅从学术研究、诗文解读到文旅探索多角度展现陆游与宁德的深厚渊源,还附录年谱、妙句与格言,兼具学理价值与大众阅读之美,凝聚了学界与地方的心血。目前书稿已交付福建教育出版社,即将在9月底出版。 宁川文化研究会2024年5月走访绍兴陆游研究会,谋划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建言献策,获得高度重视和采纳。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决定今年10月由区委、区政府、中国陆游研究会主办,区委宣传部等单位承办,开展陆游诞辰9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蕉城区将以“六个一”为抓手,推出系列纪念活动:出版一本文集,推出一台文艺晚会,举办一场学术交流会,开展一场书画篆刻展,组织一场诗词吟唱会,制作一部微电影。 其中“陆游诞辰900周年文艺晚会”计划于10月中旬在南漈公园草坪举办。“白鹤峰前试吏时”中的白鹤峰便在南漈公园背后,诗歌与山岭相望,古今情意呼应,别具意味。 未来宁德还将探索“陆游文化+文旅”的融合之路,活化传承陆游精神。将来有望依托南漈公园打造全国首个以陆游仕宦生涯为主题的纪念公园;建设陆游文化主题街区,展现宋代风貌、讲述诗人故事,以更鲜活的方式传承陆游精神,使其走出历史、走入当代,以此让陆游精神更鲜活地走入人们的生活。 记者手记 867年前,陆游在宁德留下了政绩、诗篇与友情。他离开已久,却始终没有被这片土地遗忘。城隍庙记、峬村荔枝、支提山清谈、南漈公园塑像……这些散落在山水间的印记,早已构成了宁德人心中关于陆游的精神地图。 如今,随着《陆游与宁德》的出版,这份跨越近九个世纪的文化情缘再次被点亮。陆游在宁德,不只是历史的回响,更是一种文化的滋养,一种精神的传承。 在“六个一”系列纪念活动和未来文旅融合的不断推进中,陆游将不再只是典籍碑刻上的名字,而是以更加鲜活的方式融入宁德的街头巷尾,走进当代人的生活与心灵。而这份不断的延续与新生,正是宁德人与陆游之间永恒的羁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