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2 09:29:25 作者:黄玲玲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近日,在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侨兴社区,一场电梯加装僵局出现转机,停滞一年多的电梯加装工程重新启动。东侨花苑小区业主周维兴站在施工现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多亏社区调解室,我们的电梯梦终于有望实现了。” 原来,该小区电梯加装虽获审批,但底层商户担心采光受影响而迟迟不愿推进。僵局之中,侨兴社区人民调解室组织3次协调会,邀请商户、业主和施工方共同协商,聚焦“如何解决”。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坚持轻形式、重实效,以高效务实的作风推动问题解决,切实为居民纾困解难。最终,施工方优化井道设计,减少对商户的影响,方案获得一致通过。 看似琐碎却直接关系民生的“小纠纷”,正是侨兴社区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个涵盖东侨花苑、金玉良城、九龙商城等7个住宅小区及东方伟业商圈,有着1300多家个体工商户、人口超6000人的混合型社区,老旧小区多、人员结构杂、商户居民混居,矛盾易发多发。 为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区和谐稳定,2024年12月,在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支持下,侨兴社区居委会依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陈庆鼎金牌调解工作室,成立侨兴社区人民调解室。逐步构建起以“同心圆”平安矩阵为核心的“1+8+N”多元解纷体系。该体系以社区党总支为圆心,7个小区调解小组和1支志愿调解员队伍为中坚,广泛融入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信访局及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资源,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党建引领不仅体现在机制设计上,更见于一桩桩民生实事中。在兴宁路,一段老化管道多次堵塞,污水外溢严重影响商户和居民生活。调解员到场后,并未急于划分责任,而是直指关键:“现在最急的是什么?”在得到“通管道”的回应后,迅速提出物业、商户、社区各承担三分之一维修费用,先解决问题。 问题迅速得到解决,社区联合相关单位对管网进行系统排查和改造,从根本上杜绝隐患。侨兴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碧芳说:“社区调解的价值在于能化解的矛盾就地调解。当然,有时遇到无法调解的矛盾纠纷,就要当好‘疏导员’的角色,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诉讼途径,协助解决问题。” 今年7月,侨兴社区与东侨派出所等4家单位签署《综治平安联动共建协议》,将法治力量精准引入社区网格,着力打造多元解纷暨“同心圆”平安矩阵品牌。法院法官、派出所民警、检察室检察官、信访专员、律师等定期走进社区,参与调解、提供咨询、开展普法,法治力量与社区自治深度融合,形成“受理—分流—调解—反馈—回访”的完整闭环,真正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品牌的力量在矛盾化解中愈发凸显。侨兴社区人民调解室自运行以来,充分发挥“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优势,截至目前,已累计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39起,涵盖电梯改造、婚姻家事、物业矛盾、邻里纠纷等多个类型,化解成功率96%左右,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基层治理不能只靠说理,更要靠共情。”侨兴社区第一书记俞谢亮说,“针对老旧社区实际和城市社区更新省级样板工程建设要求,我们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提出‘1+8+N’多元解纷暨‘同心圆’工作机制。”在他看来,“同心圆”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党组织牵头、多方力量围拢一圈、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忧的过程。下阶段,社区将继续深化“枫桥经验”,强化纠纷预防与早期干预,持续培育社区调解“能人”,让更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如今,侨兴社区道路干净整洁,电梯加装有序推进,居民生活欢声笑语。由党组织绘制、多元力量共同织就的“同心圆”,正持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与民生温度。目前,该模式已成为东侨开发区基层治理标杆,“1+8+N”机制已在7个社区推广复制。(闽东日报 黄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