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8 14:59:52 作者:赵铠泽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
深学细悟笃行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有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深入学习,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体会如下: 一、要深刻领会体育的战略定位,充分认识体育的多元功能与综合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三十三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将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好条件、注入强劲动力。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事业,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向着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不断迈进”。这一重要论断,极大丰富和拓展了我们对体育价值的认知。体育关乎人民健康,体育在提升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预防疾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关乎民生幸福,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生活品质、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体育事业,提供更多优质的体育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体育关乎国家形象,体育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间友好交往的纽带。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展现体育精神,也是展示国家形象、促进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体育更关乎经济发展,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对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惠民生具有积极作用。发展体育产业,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要准确把握体育强国的内涵,明确新时代体育工作的目标任务 体育强国不单单是竞技体育的领先,更是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全面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解决“健身去哪儿”等问题,让更多人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与健康。要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在保持优势项目竞争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补齐短板,更要通过竞技体育的引领,带动更多人投身体育事业。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深入挖掘体育的文化内涵,传承发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要提升体育对外交流水平,通过体育这座桥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服务国家外交大局。 三、强化责任担当,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学习和思考的成果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提升,推动体育事业发展,首要的是深化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制约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管理方式、训练模式、竞赛体系、场馆运营、产业发展等方面大胆探索,激发内生动力,让体育事业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实现新突破。要狠抓工作落实。对照体育强国建设的蓝图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状,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好落实,特别是要在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在青少年体育发展、竞技体育备战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同时,要凝聚各方力量。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体育发展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大体育”格局,汇聚起建设体育强国的磅礴力量。 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让我更加坚定了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信心与决心。我们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敢于担当作为,发扬“敢拼会赢”的拼搏精神,奋力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体育的磅礴力量。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第1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学员 赵铠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