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东南网宁德频道 > 焦点新闻 > 宁德 > 正文

学思践悟丨坚守为民初心,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2025-10-10 09:28:25  作者:陈碧桂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坚守为民初心,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该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27日至2024年12月20日期间的重要报告、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文章、指示等91篇,是我们应对复杂局面、推动实践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结合我在福建省农村饮水安全中心的工作实际,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农村供水工作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农村供水保障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省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村落分散、水源不稳等因素的制约,曾长期面临“喝水难”问题。通过学习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我更加坚定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信念。在工作中,我们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责任感,始终把群众是否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作为最高标准。处理每一件供水投诉,都是对群众关切的回应;推进单村供水工程规范化管护,就是筑牢民生保障的基石。持续提升供水保障水平,真正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把握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城乡供水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省城乡供水一体化实践,正是以系统观念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具体举措。这项工作涉及规划、建设、管理、融资等多环节,需要多部门、多层次协同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关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部署,使我认识到,破解单村供水管护难题,不能仅停留在工程层面,而要将其置于城乡供水融合的大局中,通过“县域统管”、数字赋能、强化监督等组合措施,系统解决管理碎片化、专业化不足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加强协同,形成合力,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安全供水保障体系。

三、坚持守正创新,提升供水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守正”是坚持党的领导、遵循规律、守住底线;“创新”是适应新形势、破解新问题。农村供水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既巩固成果,又要应对气候变化、水质风险和数字化变革等新挑战,同时更是以有力监督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例如,在政商交往中,我们既要主动服务企业,吸引优质资本和技术参与供水建设,又要严守纪律规矩,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我们开发省级单村供水监管平台和APP,设立全省统一监督热线,正是以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管理效能的实践。学习著作让我认识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既守住水质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廉洁的底线,又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在融资机制、管护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更好适应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我进一步增强了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政治自觉。下一步,我将继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单村供水管护等薄弱环节,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助力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第1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学员 陈碧桂

更多>>宁德要闻
更多>>民生要闻
更多>>新闻图片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