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17:07:34 作者:茹捷 黄璐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王予捷
|
|
金秋时节,柚果飘香。近日,在霞浦县沙江镇,万亩柚子迎来丰收季,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丰收喜悦不仅洋溢在田间地头,更通过一方小小的手机屏幕,传递到了全国各地,有效带动了柚子销量,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沙江镇,作为霞浦县的传统农业大镇,是全县最大的蜜柚种植基地。全镇现有蜜柚种植户3000多户,蜜柚简装加工企业15家,种植面积约3.5万亩,年产量高达12万吨,占全县柚子产量的80%以上。当地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为蜜柚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产的蜜柚果肉细嫩、颗粒饱满、香甜可口,且比普通蜜柚晚熟一个半月左右,错峰上市的优势也使其深受消费者欢迎。长久以来,这里的农户们靠着辛勤的劳作,将这份“甜蜜事业”代代相传。如今,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这片土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家人们,看过来!我们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柚子,现在正在打包,保证新鲜!”在沙江镇阮氏柚子厂内,负责人阮辉正热情地向直播间的观众介绍着。他的身后,不是精心布置的背景,而是一条忙碌的流水线:工人们正熟练地对金黄饱满的沙江柚进行筛选、套袋、装箱……手机镜头真实地记录下这一切。屏幕上,评论不断滚动,线上订单纷至沓来。 近年来,随着传统销售渠道面临挑战,如何让优质农产品走出“深巷”,成为摆在阮辉这样的新农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沙江的柚子皮薄肉厚、清甜多汁,品质绝对一流,但怎么让更多人知道并信任我们?”他将目光投向了火热的直播电商,在厂里架起手机,将直播镜头对准了最真实的生产场景。 从最初的“试水”到如今的驾轻就熟,阮辉的直播间不仅展示了柚子的优良品质,更让消费者直观地看到了从果园到车间的全过程。这份“眼见为实”的透明度,迅速赢得了市场的信任。“直播+产地”的模式成效立竿见影,阮氏柚子厂的订单量较往年有了显著增长,一箱箱装满柚子的快递“飞”向了广东、浙江等地,有效解决了丰产可能带来的滞销风险,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果农的收入。“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阮辉笑着说道。 在沙江镇的炉坑村,丰收的喜悦已挂在果农的脸上。炉坑村现有960亩柚子,是村里的支柱产业之一。有着18年种植经验的农户老财,说起今年的收成,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他拍了拍身旁一棵挂满果实的柚子树,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我种了4亩,一亩地能种60至80棵柚子树,一棵树稳稳当当能结100公斤左右柚子,算下来一亩就是6000多公斤!”更让他心里踏实的是,今年9月初,柚子还没成熟,就有老客户打来电话预订。如今,他家的柚子已订出去了三分之二。 这丰收图景的背后,是沙江镇从上到下的协同发力。近年来,沙江镇政府积极打造“沙江柚”区域公共品牌,统一品质标准,并完善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为柚子“走出去”铺平道路。而在炉坑村,村两委则将镇里的政策落到实处,主动帮助农户统筹资源,整合销售渠道,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在产前,村两委组织农业技术能人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从选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的全周期指导,从源头上保障柚子的品质;在产后,则积极对接物流企业,优化寄递服务,降低运输成本,为果农解决后顾之忧。通过“镇级搭台、村委助推、企业带头、农户参与”的联动模式,沙江柚子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从田间到“云端”,霞浦沙江的柚子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不仅是一次销售方式的创新,更是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沙江柚子这条“黄金果”致富路,必将越走越宽广。(闽东日报记者 茹捷 黄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