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8 09:35:02 作者:周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
|
东南网11月28日报道(本网记者 周涛)近日,宁德市医院产房内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紧急上演。一名接受球囊引产的孕妇在拔除球囊后,产房医生例行阴道检查时突然发现异常——指尖触及条索状搏动组织,结合体位改变时胎心波动,“脐带先露”的凶险诊断瞬间敲定,胎儿的“生命通道”正面临宫缩受压的致命风险。 “立即抬高臀部!启动急诊剖宫产绿色通道!”产科二线副主任医生涂凌雏第一时间作出判断,戴上无菌手套将手探入阴道,持续徒手上托胎头——这个动作能直接解除脐带受压,是守护胎儿氧供的关键举措。此时,孕妇宫缩逐渐加强,每一次宫缩都可能加剧脐带挤压,胎儿随时面临急性缺氧,而血流完全阻断超过7-8分钟就可能导致窒息死亡,时间成为最稀缺的救命资源。 转运开始了!为保持托举姿势不松懈,医生随着孕妇转至移动推车上,以跪姿让身体能紧贴孕妇,手臂持续发力上托胎头。与此同时,多学科协作机制同步启动:医务部快速协调,麻醉科、新生儿科、手术室团队3分钟内集结到位,术前准备与知情沟通并行推进,常规住院流程被紧急简化,一切为母婴安全让路。 上午9时55分,孕妇被顺利推入手术室,椎管内麻醉迅速起效,副主任医师涂凌雏,主治医师王骞,麻醉医师黄娟珍,新生儿科医师庄千艳组成的抢救团队凭借丰富经验展开手术。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体重3400克的健康女婴平安降生,胎心监护显示新生儿生命体征平稳,在场医护人员终于松了口气。而全程跪地托举的医生,起身时才发现手臂早已麻木,膝盖也因长时间受压泛起红痕。 据产科主任医师缪韵仪介绍,脐带先露是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指胎膜未破时脐带位于胎先露前方,在引产、宫缩加强等场景下极易发展为致命的脐带脱垂。此次救援中,医护人员的快速识别、徒手上托胎头的关键干预,以及多学科无缝协作的绿色通道,共同为胎儿赢得了宝贵生机。 目前,母婴二人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科普小贴士 1、什么是脐带脱垂? 脐带脱垂,是指孕妇的胎膜破裂,脐带脱出宫颈口。若胎膜已破,脐带进一步脱出于胎先露的下方,经宫颈进入阴道内,甚至经阴道显露于外阴部。脐带先露又称隐性脐带脱垂,指胎膜未破时脐带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或一侧。其发生率为0.4%~10%。脐带的一端连于胎儿脐轮,另一端连于胎盘胎儿面,正常长30-70厘米,是连接胎儿与母体的桥梁,通过脐带向胎儿输送营养物质、气体及代谢产物。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增加产妇手术产率。其对胎儿危害极大,因宫缩时脐带在先露与盆壁之间受挤压,致脐带血液循环受阻,胎儿缺氧,发生严重的宫内窘迫,如血流完全阻断超过7~8min,则胎儿迅速窒息死亡。脐带是连接宝宝与妈妈的“生命线”,是宝宝获取氧气、营养的唯一通道。脐带脱垂是产科急症之一,意味着脐带受到胎头的挤压,造成胎儿血液供应中断,胎儿需要迅速娩出。一旦发生脐带脱垂,若脐带血液循环阻断超过七八分钟,可胎死宫内。 2、脐带脱垂是怎么引起的? 胎位异常,如臀位(特别是足先露)、横位、面或颏先露以及骨盆狭窄、头盆不称等使胎先露不能完全与骨盆衔接时,均有发生脐带脱垂的危险。 3、脐带脱垂的危害 增加手术产率 脐带脱垂本身对产妇无影响,产妇危险主要是诱发脱垂的因素所致,并且由于情况紧急,须迅速娩出胎儿手术产率明显增高,母体损伤,如宫颈、阴道裂伤及感染机会也相应增加。 新生儿窒息、胎死宫内 发生脐带脱垂,胎儿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病死率极高,可达40%,国外报道在9%~49%。其预后与脱垂发生到分娩的时间有明显的关系。若脐带血循环阻断超过7~8分钟,则胎死宫内。 4、如何预防脐带脱垂? 日常要注意避免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容易诱发脐带脱垂的因素。造成胎膜早破的因素有胎膜发育不良。其原因是孕妇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缺乏铜、锌等微量元素,致使胎膜变脆,缺乏弹性。所以在日常饮食当中摄取营养要均衡,食物一定要以新鲜天然为原则,合理饮食。此外,适量吃一些豆制品、瘦肉、鱼类等,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一旦发现自己羊水破了,应立即就医。在孕妇破膜后,在临产时都应经常听取胎心,必要时行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胎膜早破孕妇要加强宣教,保持绝对卧床或头低脚高位,使之充分了解脐带脱垂后的胎儿危险性。 |